端午节快到了,我又想到那位爱吃粽子的好友石哥。
那年端午节刚过,我带十个粽子到我任教的学校,准备送给刚认识不久的好友石哥,让他尝尝我家乡的味道。我来到宿舍,身子还没坐稳,就见石哥到了。他脚还没迈进门口就说,五十米外就闻到粽子的香味。我说,你是猎狗鼻吗,那么灵敏?他笑着说,我不但有猎狗鼻,还长山鹰眼,苍蝇飞过我都知道是公的还是母的,我看到你带来的粽子在袋里,说着走过去打开袋子,拿出两个剥开粽叶,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就几分钟,他就干掉了两个。我对他说,你品出其独特的味道来了没有?他说刚凿完石头肚子太饿,没注意到这点。我说,这粽子的叶片采自白沙县的高山深涧,粽子里的猪肉,来自北门江水养的黑猪,粽子的糯米,产自颜塘荡月周边的村庄,其味道相当独特,你这样狼吞虎咽的 ,怎能品出粽子的美味?
他说既然是这样,我慢慢来再详细品尝一个,说着又剥开一个粽子。他边吃边夸好吃,说别地方的粽子远远比不上,真是人间美味。他边吃边看袋中的粽子,看来他还想吃,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他们这边人端午节不包粽子,我对他说,剩下的你拿回去给家里人品尝。他很高兴地说,盛情难却,那我就收下了。他拎着粽子走出门几步又转回来说,粽子的美味几乎使他忘记了诗事。
原来是他叫我帮他修改一首诗。他说,昨天他在笔架山下凿石,见几个游客要上山不懂路,他就带他们上去。“夏日炎炎似火烧”,有两位女的汗流浃背,不想上去,是他说山上神庙里有观音菩萨,许愿很灵验,她们才上去。他在山上灵感上来,得诗一首,说着从衣袋掏出一张纸递给我,上面写有七绝一首:笔架山高接云烟,海风送浪拍崖边。欲穷北岸风光秀,莫怕苦身走上前。
我说,诗歌立意很好,但存在缺点,“云”字应平,最后一句犯孤平,第三字应平声。“北岸”一词,意思有些窄,最后一句太直白了没有诗味,可改成这样:笔架山高接玉烟,海风送浪拍崖边。欲穷儋耳风光秀,莫畏艰危勇上前。他说好诗,这地方我最拿手。我说,儋州是诗乡歌海,拿手的人多的是,你努力下去,也会拿手的。他很高兴,拎着粽子回家了。
我认识石哥,是九月的一个中午。那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儋州北部小镇的一所中学任教。去报到的那天,没有班车,只好走水路。船过新英湾,我到岸边见路三条,不知道该走哪条路,此时见人驾牛车过来,我向他问路。他知道我是老师,很高兴地说,上车吧,我送你去,我的石头是拉给学校的。车上装有一大堆石头,他搬下来一些,叫我上车。他说他以凿石为业,人们称他石哥。
车碾在弯弯曲曲的红土路上,石哥的话很多,对我讲了他们这边的风土人情和学校的状况。他知道我是教语文的,很是高兴,说他们这里的中学缺的是语文老师,前年有两个来,去年有个调走了,只好用教体育的老师来教语文。儋州是诗乡歌海,有个好的语文老师,肯定会后浪推前浪。
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学校,我办好了手续,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学校就十多个老师,没有饭堂,吃饭的问题自己解决,住校的老师,有的自己起灶,有的到镇府的饭堂。石哥说,今晚就到他家喝酒,他家就在学校旁边的一个村庄。我跟他去了。
车到他家门口,见他绑好牛,急忙进屋拿出一瓢高粱在门前咕咕大叫。叫声引来了一大群大鸡小鸡。他撒下高粱,接着来个快动作抓起了一只红脸的鸡说,这只好,是和山鸡杂交生的,用它煮黄豆味道最美。
太阳落山,鸡煮黄豆也熟了,我们边喝边谈,说了很多话,特别是诗歌方面的事。他从“关关雉鸠,在河之洲”说到《离骚》《九歌》,再到唐诗宋词,说了很多。听他说的,我知道他对古诗词很感兴趣,知道的知识也不少。他还说到了儋州古代的黄河清进士,张刚二举人以及现在儋州的很多名诗人,说这些人对他的影响很大。
一个凿石哥,对文学艺术这么爱好,莫怪儋州是诗乡歌海。
他说他除了凿石,还常去赶海。北部湾海离学校不远,龙虾海参八脚鱼都有,有时捕多了还能卖几块钱。除这之外,他爱作诗,他的诗,是在生活中拾来的。那晚我们喝了很多酒。
认识石哥后,他常提些海鲜来和我饮两杯,每次来都拿几首诗给我看,叫我帮改。
我在北部小镇这所中学教书几年,每年的端阳节我都多包些粽子送给石哥,后来工作调动,我离开了这地方,和石哥见面的机会少了。
去年端阳节,我从省城回老家拜祖宗,回到老家才早上八点钟,老婆到市场,说买不到粽子叶,她叫我开车到中和古镇去买,我说太累了,今年就不包粽子了。她说我们不吃可以,但菩萨一定要吃,她说她前几天许愿了,要包最好的粽子给菩萨,保佑她买中七星彩一等奖。我说,如果许愿能灵验,彩票部早就关门了。她骂我读了几大车诗书,工作干了几十年连个屁股长都捞不上,人家小学毕业的都当科长,这就是对菩萨不信的结果。还说几十年来都包了,今天一定要包,我不去她去。正在这时,一辆小车开到我家门前停下。原来是好友石哥。我离开北部小镇中学后,他来过我家几次,都是端阳节这天。他说特意为吃我家的粽子而来,他来时总带给我他们那边的海味,干的湿的一大堆。有好几年他没来了,这次我打算过节后去他那里,没想到今天他来了。
石哥来了,我和爱人的争吵也就戛然而止。我说你来得正是时候,我带回一瓶茅台迎宾酒,美中不足的是今天没有粽子,让你品尝不到人间美味了。他说:“你没有我有。”他说着走过去打开车后箱,拿出一袋粽子,还有大螃蟹对虾石斑鱼等海鲜。我问他粽子从哪里弄来,他说是他家乡的。我说,你们那地方端阳节不是不包粽子吗?
他说:“你真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我们那里早就地覆天翻,高速路,高铁路,环岛旅游路,穿南过北;村村寨寨,大路小路,都铺了水泥路。路通财到,乡村振兴,大家都变富了。现在是山猪有什么,家猪就有什么;城里人有什么,我们村里人就有什么。别说是包粽子这小事,就是红事白事这些大事,那酒席也是从酒家搬来。”
石哥还告诉我,他改行了,不再凿石捕鱼,他承包村里五六十亩海塘,养螃蟹养对虾,每造的收入都是万字数,这次他带来的是他自己养的螃蟹和对虾。
“不说这些了,先品尝我包的粽子,有海参粽,对虾鱿鱼粽,都是海鲜包的。”
我剥开粽子叶,海鲜的香味扑鼻而来。其实粽子裹的不仅仅是海鲜,还裹着石哥的一片深情,裹着石哥心中最美的诗。
今年端阳节,希望石哥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