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端午“蜜枣粽”的乡愁

  离家千里,游子漂泊在外,眼看端午佳节到来,我却只能在这座城市的街边摊买上几个路边摊的蜜枣粽用以庆祝端午佳节,看着从路边摊买的五六个大小均匀的蜜枣粽,不知不觉中陷入回忆,那时的我才八岁。

  正逢端午节这天,中午刚跟姥姥姥爷吃完午饭,便开始准备起了今晚包蜜枣粽的食材。

  只见姥姥将干粽叶放进满水的大铁盆里,不一会儿,清水漫过粽叶,干皱的粽叶此刻被水浸泡得嫩绿。一旁的姥爷则是将一小袋糯米和一个装满清水小铁盆拿了过来放在桌子上,而后把袋中的大半糯米用碗舀出倒进水盆里,刹那间,白净饱满的糯米如天女散花般落入盆底静静地躺着,打起了小呼噜。

  我就坐在小马扎上静静地看着他们如何包粽子,姥姥将粽叶泡上后,转头就去拿了一大包蜜枣,将袋中蜜枣放进碗里,姥姥还给我拿了一颗蜜枣,先尝了这蜜枣的香甜。

  大概半个小时的功夫,粽叶被泡得透亮嫩绿,糯米也被泡得颗颗饱满,姥姥和姥爷二人将两个铁盆的水尽数倒出,我们一块坐在马扎上,开始了包“蜜枣粽”的工序。

  “来大外孙,姥姥教你咋包粽子。”姥姥让我坐过去看她是怎么包粽子的,一旁的姥爷面容严肃,将捆绑粽子的小绳拿过来一一分开,然后也拿起一张大约30公分的大粽叶包上了粽子。

  只见姥姥和姥爷二人较上劲似的,同时将粽叶裹成锥状,要确保装进粽叶的糯米不能漏出。紧接着,姥姥用汤匙在盆里先舀了一匙糯米送进粽叶,一下子,糯米的高度就上升不少,而后姥爷也用汤匙舀了一匙糯米,并将一旁盛着蜜枣的碗拿到中间,舀了一颗蜜枣放进糯米中间,又用汤匙舀了两匙糯米,将蜜枣完全填上,此刻粽锥已不能再装更多的糯米。

  “看姥姥咋包的!”姥姥洋洋得意地用他那粗糙的手掌握住粽锥底部,而后用左手将粽叶向下一扣,又将粽叶多余的部分把粽叶内的糯米牢牢裹住。这时姥姥的右手已经将包成三角模样的枣粽牢牢握住,接着用左手将桌上的小绳拿攥在右手食指和中指之间的缝隙,将这个蜜枣粽用绳子“五花大绑”起来。

  姥爷有些倔强,将第一个粽子包好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包第二个。就这样,两个人一直忙到下午四五点钟才把粽子全部包完。

  说时迟那时快,两个老人就像年轻小伙、姑娘似的争着抢着蒸粽子,我在他俩身后被逗得咯咯笑,不过也不影响待会儿能够吃到软糯香甜的蜜枣粽!

  姥姥将铁盆里的蜜枣粽倒进蒸屉里,而后在锅底加了一大半水,只听“呼”的一声,灶火大开蒸蜜枣粽。而这时间和火候,也是需要精心把控的。约莫一个小时,锅盖打开,蒸汽上腾,粽叶清香四溢。

  姥姥拿了一个粽子,并用冷水激了一下,“尝尝!”

  我将粽叶上的绳子剪开,将粽叶缓缓剥开,露出洁白的糯米,蘸了一点白糖,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

  端午枣粽,糯米软糯,蜜枣可口,回味无穷。

  清风拂面,回归现实。我不禁感叹,端午佳节之际,姥姥姥爷做的蜜枣粽,又怎能不是我这个在外游子的一抹乡愁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自贸港|聚焦
   第A04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5版:端午节|特刊
   第A06版:中国/世界新闻|综合
   第A07版:文化儋州
   第A08版:专页
端午“蜜枣粽”的乡愁
诗与石哥
端午节前话“十五”
粽香里的母亲
七里村纪事 (国画) 程大利 作
妈妈的粽子味道
孤岛战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