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第二章 杨园惨案
国民党“战神”薛岳将军带领从大陆溃退的败军,登上海南岛即兽性大发,便穷凶极恶地力图先行剿灭岛上力量薄弱的中共琼崖纵队。“国军”登岛伊始,就在琼西儋县制造了恐怖的“杨园惨案”,企图恫吓威逼中共琼纵儋州詹汉行所部弃守溃散或被动离岛。
一
尚在岛西儋州一线坚守不退的红色琼崖纵队五大队詹汉行所部,即将被溃败的蜂拥而来的国民党大军肆意碾轧,四处绞杀,情势岌岌可危。他们身处孤岛西北儋州之一隅,已是无处藏身无处可遁。当前琼纵司令员冯白驹亲自秘密赶往儋州面授机宜,詹汉行不仅不能退避,反而还要勇敢地承担起琼纵指示,为迎接解放军第一支渡海先锋营偷渡成功,还将与“国军”巧妙周旋,抢占并守住岛西儋州、临高最后一处的登陆点。这是解放军四野夺取“海南岛战役”胜利的成败关键!
中共琼崖纵队五大队队长詹汉行,心中默念牢记冯白驹司令员口授的中央军委及四野十五兵团下达的绝密命令“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大部队登陆相结合”的海南岛战役总指导方针。冯司令员不顾个人危险,亲自赶到儋州面见詹汉行,就是要交代清楚当前的海南岛战役初始阶段的战略部署和战术方针:一方面岛上的国民党军队正加紧对我琼崖纵队的“围剿”,而我大陆一侧的解放军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还尚未完成,其主力部队大规模强渡的时机尚未成熟。但是为了支援琼纵的反“围剿”斗争,加强岛上的我军的接应力量,加快摸索大部队渡海作战经验,为大规模登岛作战创造有利条件。现在紧要任务就是抓紧当前海南岛上有季节性西北风的有利条件,开始实施分批小部队偷渡。听完冯司令员的耳提面命,詹汉行心如灯塔有了指南针一般。送走了冯白驹司令员以后,詹汉行就立即甩响祖传的汉家马鞭,召集所部,从儋县的中和镇,发兵去往老根据地白马井镇。如今汉代伏波将军路博德传下的马鞭上,除了镶金的“汉”字“路”字以外,詹大队长还新近镌刻上了毛泽东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新诗句。这支古今策马驰骋的神勇鞭子,似乎又有了新时代的沉重感和英雄史诗般的历史穿越感!
儋州白马井镇,是海南西部最重要最著名的渔港。
白马井镇三面临海,其西北面是宽阔的北部湾,海湾的对面就是越南。北面、东北面则与干冲镇、洋浦镇、新英镇隔着新英湾而对望。白马井镇形同一个葫芦,人们也称其为“葫芦湾”。“葫芦湾”的细颈蜂腰部,相距不到300米远,古代就设有南北两个炮台,正对着北部湾的洋面。镇上有四、五百户人家,渔业发达,贸易昌盛,是海南西部重要的集贸墟镇和渔业良港。相传早在公元前110年西汉武帝时,伏波将军路博德就曾率领“伏波军”,在广东番禺与另一支汉军楼船将军杨仆汇合后,一起合围击败“南越国”的赵建德,火烧城池,又为缉拿叛逃者,两位将军一直追到雷州半岛的徐闻海边。然再受命武帝圣旨,汉家军队决定第一次渡过琼州海峡,展开海外收复之远征。当时渡海上岛的登陆点,就是当今儋州市白马井镇的超头海滩。汉家“伏波军”“楼船军”在此安营扎寨,建立了中华“海外第一郡”之儋耳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