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至的淡薯甜馍

  周末早起,那大的天瞬间变冷了,楼下的山枇杷树稀稀拉拉的叶面挂着雨滴,烟雨蒙蒙,白雾萦绕在不远处的楼群间。我简单洗漱后,摸到街边小铺寻觅一碗热气腾腾的粉汤驱寒暖身,归来时家人们还没有起床,屋里静悄悄的,从书架顺手选一本《读库》翻阅,扉页一行淡墨色的字映入眼帘,2010年12月22日冬至日购买于新华书店青岛市南书店,我习惯在新到手的书扉页记录购买时间、地点或赠书人的信息,以此给一本书新的生日。此刻时光仿佛一下子拉回14年前那段大学时光,那些与冬至有关的记忆渐渐浮在眼前。

  参加工作以后,好多年没有回老家过冬至了,每年冬至将近,母亲总会打来电话问有没有空回家过冬至,但总是因工作忙抽不开身。记得2021年农历十一月十八是冬至,我正好在外地工作。那天天气阴沉寒冷,午间择一家街边的西北面馆,点一份羊汤和饺子抚慰乡愁。午饭后跟母亲通电话,询问家里过节的事宜,她说父亲前日从屋后山挖回来一个硕大如饭盆的脚板薯(本地话叫淡薯),今天用来蒸了好几份淡薯甜馍,托班车寄三份到县城给你、二姐和小妹,每个小家都有一小盘。感恩父母健在,人生尚有来处,也只有父母才可以这样无条件地对待子女,不奢望回报。

  说到淡薯甜馍,我忆起二十多年前的小学时光,那年的初冬,气温很低,寒雨连绵,雨水从老瓦房檐滴落下来,在地上绽开一朵朵水花,炊烟在雨中沉沉地飘散不开,像一顶帽子压在瓦屋的头顶,屋檐下躲雨的公鸡羽毛湿漉漉的,像挂满雨水的蓑衣,沉重而邋遢。下午放学归来的我,饥肠辘辘,手脚冰凉,接过母亲盛来一碗刚出锅的淡薯甜馍,大快朵颐,甜香糯口,瞬间周身暖融融的。那份味蕾记忆成为我外出求学常常忆起的温馨画面,往后的日子里吃到的淡薯甜馍,都没有那天的美味难忘。不管身在何处,乡愁总是与味蕾相连,那些经父母之手烹制的家乡小吃成为我们流落他乡的温暖慰藉。林语堂说:“所谓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不过是童年味蕾的记忆”。

  冬至,按照我老家的习俗要置备三牲酒礼上香祭祖。母亲对节日的祭拜很虔诚,生怕怠慢了祖先,一大早就开始张罗三牲瓜果,催我父亲赶紧去鸡舍抓鸡来杀,我父亲做事不慌不忙,母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2021年的冬至恰好是星期二,兄妹几个没能回去陪父母过节,家里有点冷清,又正值寒潮过境,北门江以南的乡村飘起了微微的寒雨,山野朦胧。跟母亲电话闲聊,自然聊到冬至的习俗。在儋州,各地过冬至的习俗不同,顺问白马井一带也过冬至吗?母答:“都过,有的地方在冬至的前一天过,各乡镇的日子有偏差,长坡一带的有些乡村提早一周过。”。我再问,冬至是我们平时说的赶山猫?母答:“不是,赶山猫是九月初九重阳节,在新州黄玉村一带有过九月九赶山猫的习俗”。据黄玉村的老人回忆儋耳旧闻,重阳节这一天,村里各家会杀鸡蒸糕,祭拜祖先,置备酒菜,邀请嫁出女小,亲戚好友来家里吃饭。夜幕降临,村中老少手持破盆破锅,敲锣打鼓,打着火把,齐声高喊“赶山猫”,从村中巷道一直赶到村口,以此视为驱邪,祈求吉祥安康。小时候,家里有黄玉村的亲戚,他们过重阳“赶山猫”会送一些甜糕给我们家的小孩子解馋嘴。“赶山猫”的习俗如今在黄玉村一直延续,上香点烛祭祀祖先,家族聚餐团圆一直保留,只是敲锣打鼓,巷道驱逐赶山猫的盛况不复存在。

  晚饭后,我把快被灰尘吞噬的台铃电动车推出来,闲置了将近一年,灰尘都成了一层外衣,电池已亏电,无法启动。去附近一家江西师傅修车店,找师傅询问换电池事宜。老板是江西宜春人,个子偏瘦,说话随和,修车技术过硬。2018年我曾在他的店里换过一组电池。这辆陪伴我6个年头的电动车,已经跑了将近15000公里了,车况还很好,除了换过一个前灯泡和前轮轴承,其他部件都是原装。擦去灰尘,这辆车依旧闪烁着硬朗的紫色光泽,志在千里,像一位好久不见的老朋友。

  趁着师傅换电池的间隙我跟他闲聊。他有三个小孩,最小的孩子跟老婆一起在海南,其他两个留在江西宜春老家,已经上小学了。他说这个临街的修车小铺面,一个月的房租两千多元,如果两天没有生意就很心慌,因为手停口停。他靠小手艺走南闯北讨生活,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只盼春节回去一趟。冬至日,后屋房东的小院子已经亮起了灯,餐桌上摆满新鲜的蔬菜、牛肉和海鲜,电磁炉上汤锅沸腾,冒着袅袅的热气,亲朋好友推杯换盏,酒肉飘香,一派祥和热闹的过节场景。而身边的修车师傅,戴着头灯在昏暗的光线下忙碌,晚饭还没来得及张罗。

  想到《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一句话:“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做人,要保持宽容和慈悲,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常常以之自省。

  看日历,2024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恰逢星期六,我应该可以回老家过节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儋马赛|特刊
   第A04版:自贸港|聚焦
   第A05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6版:中国/世界新闻|综合
   第A07版:文化儋州
   第A08版:专页
婵娟之约
冬至的淡薯甜馍
诗苑撷芳
《赶海》 (油画) 吴根波 作
孤岛战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