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盆中的橘子树

  前几天,友人送来一盆橘子树,长在花盆中,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我喜不自禁。这是好友的一片盛情,我不敢小觑。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是的,初冬刚至,并不落寞,秋收的喜悦还挂在眉梢,又迎来友人深植友情的橘子树。

  站在橘树旁边,仔细端详,细细品味好友的深情,那翠叶油润的,清新自然,纯洁本真,绿叶轻摆,满载好友的情谊随叶起舞;那虬枝层叠,演绎着岁月风华,浸透着友情风骨,在枝蔓间拓展。

  一点沉醉,一点希冀,友谊在心中生根、生长、蓬勃……

  高兴之余,潜意识里一种惊奇在头脑中慢慢升腾,我对橘树栽培产生了疑问,盆子这么点大,橘树怎么生存,还能结出果子来呢?我很想一探究竟,弄出个所以然来。可真不怕你笑话,对盆栽知识太贫乏,只能一无所获而被贻笑大方。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看似简单,并不是真的简单,而是思维简单,认知简单,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缺少认识,其真谛无法触及,只能甘做井底之蛙,是不是?

  花盆造形简单,材质也普通平常,无瞩目之处。花盆呈圆柱形,直径50公分,高50公分,橘树根植泥中,也就30公分高,按照体积计算公式:πr2×h(高)计算,泥土为0.06个立方。按说你又不是讲数学,为啥这么算来算去?呵,这么一算,空间狭小不就清清楚楚了吗?在这么少的泥土中培育出主干一米五,树冠直径为一米二的橘子树,就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更让我惊艳的是枝条上挂满了果子,低头细数,林林总总,竟高达28个,且个个红润饱满,又大又壮。我顿然心生疑窦,这橘树真的从花盆中长出来,还是结出果子后移栽,夺人眼目?

  后听观赏者议论,七嘴八舌,莫衷一是,但多数人认为是培育结果后移栽放入盆内的,对此结论,胸无点墨的我当然没有理由反驳,只得听之任之,这也许是求真服输的天性使然,亦或是知识匮乏的尴尬,你说,到了这个境地,还有什么话说?

  然而,有一种能力是充满自信的,那就是对橘树的生存能力的欣赏。你看在花盆这狭小天地里,需要延续生命,还需要蓬勃发展,它的信心和能力来自何方?哪怕是移裁,生存环境大有改变,它依然故我,不为环境改变所左右,这份坚定和沉稳何以为继?它的泰然自若让我钦佩。这时我就产生联想,为什么人群中常常抱怨,环境差、空间小,无法一展报负?自视千里马而不见伯乐,满满的怨天尤人?自命清高而被平庸缠绕,无法超凡脱俗?思之再三,或许就是缺少平和心态,因为现实中的选择不是欲为就有所为,而是顺其自然的事。目标追求必不可少,随遇而安也不可或缺,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潇洒自如,得心应手,如果才华横溢,出彩自当必然,因为金子总会发光的。

  看到花盆中的橘子树,突然一种莫名的惋惜,如果没发生变故,或许成为果园中佼佼者,为人们奉献香甜的果实;而它现为花盆王子,职能也从主要产果而演变为供人欣赏。它的取向已彻底改变,或许也叫职能转换,从口中食转变为目中景。从口中食的角度看是一缺失,而从目中景的角度是新增一亮点。这里没有对错,只是何种状态更适合。当然,作为花盆中的橘子树,其生存状态是否最佳,我无法评判,但我有一个态度,那就是,你存在,我欣赏。

  盆中橘子树悠闲安然,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相信它一定会带着友人的深情,追寻自己的梦和远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自贸港|聚焦
   第A05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6版:中国/世界新闻|综合
   第A07版:文化儋州
   第A08版:专页
浅冬里慢煮时光
古韵新潮领风骚
花盆中的橘子树
《绿水青山伴牧归》 (国画) 邓子芳 作
白马井·伏波鞭
冬天,一棵开花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