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微风,轻拂城市的每寸角落,携来一丝别样气息。一日,我于小区小径漫步,一阵熟悉又久违的清香随风飘至,瞬间,我的脚步顿住,往昔记忆如汹涌潮水般袭来。这股清香,正是苜蓿独有的味道,它恰似一把神奇钥匙,悄然开启我记忆深处那扇关于春日与苜蓿的大门。
小时候,每当春日暖阳唤醒沉睡大地,苜蓿便成了我们生活的主角。村庄外的田野,是苜蓿的欢乐家园。远远望去,大片苜蓿宛如绿色绒毯,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放学后,我们这群孩子,好似脱缰的小马驹,急切地奔向那片苜蓿地。对我们而言,剜苜蓿不只是家务劳动,更是一场满含乐趣的冒险。
我们手持小铲子,在苜蓿地里来回穿梭。嫩绿的苜蓿芽胖嘟嘟的,像一个个可爱小精灵,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迷人光芒。我们半蹲在地,眼睛紧盯苜蓿,左手小心拨开周围杂草,右手迅速精准地将铲子插入苜蓿根部,轻轻一撬,一棵鲜嫩苜蓿便收入囊中。小伙伴们你追我赶,不多时,篮子里就装满了翠绿苜蓿。偶尔也会有小插曲,有些心急的伙伴为挖到更多苜蓿,动作太过匆忙,结果连根拔起,还混入了杂草。大家见了,都会哄堂大笑,笑声在苜蓿地上空久久回荡。
在物资匮乏的那个年代,苜蓿可是餐桌上的珍品。母亲心灵手巧,总能把苜蓿变成各种美味。最常见的当属苜蓿蒸菜。母亲把我们剜回的苜蓿仔细洗净、切成小段,均匀裹上面粉,放入蒸笼。很快,厨房里就弥漫起苜蓿与面粉混合的香气。蒸熟的苜蓿蒸菜色泽翠绿、口感软糯,浇上用蒜汁、香醋和香油调制的料汁,放入口中的瞬间,那股清香在舌尖猛然绽放,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蒸菜,苜蓿饼也是我们的心头好。母亲将苜蓿切碎,与鸡蛋、面粉搅拌,加入适量调料调成面糊。随后在热锅中倒入少许油,舀一勺面糊摊开,不一会儿,一张金黄酥脆、散发着苜蓿清香的苜蓿饼就出锅了。咬上一口,外酥里嫩,苜蓿的清香与鸡蛋、面粉的香味完美交融,那种美味,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味蕾上。
苜蓿,不只是一种美食,更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情感。听奶奶讲,在过去艰难岁月里,苜蓿曾是人们的救命粮。每当青黄不接,田野里的苜蓿便成了人们果腹的希望。奶奶回忆那段时光时,眼中常闪烁着泪光,她感慨苜蓿的恩情,也感叹如今生活的来之不易。那些关于苜蓿的故事,如同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对苜蓿多了一份特殊情感。
如今,我离开家乡多年,生活在县城。尽管超市随时能买到各类新鲜蔬菜,但每到春日,我总会格外想念家乡的苜蓿。那一抹翠绿、一缕清香,承载着我童年的欢乐、母亲的关爱和家族的记忆。每次吃到苜蓿,我仿佛又回到充满生机的小村庄,看到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听到奶奶讲述的那些古老而温暖的故事。
前几日,我特意买了些苜蓿,依照母亲的方法做了一份苜蓿蒸菜。当我把蒸好的苜蓿端上桌,家人纷纷投来好奇目光。孩子迫不及待尝了一口,眼中满是惊喜:“爸爸,这个好好吃呀!”看着他们满足的模样,我心中暖流涌动。在这苜蓿的清香里,我深知,它已化作一条无形却坚韧的纽带,一端系着过去的悠悠岁月,一端连着当下的幸福时光。它不仅是美食的传承,更是情感的延续,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份苜蓿香将继续在岁月长河中飘荡,把家族的温暖与爱代代相传,永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