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吉恩是由行业资深医学专家与工程师团队、海归博士团队共同创办,专注于创新外科视觉产品与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检测与临床研究的高新技术企业。
“手术订书机”向高端发力
布局吻合器前沿赛道
吻合器是医疗手术中使用的替代传统手工缝合的设备,工作原理类似于“订书机”,通过向人体组织内击发并植入两排相互交错的缝钉(钛钉)进行交叉缝合,实现对器官进行组织离断、关闭及功能重建。
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吻合器还具有诸多优势:操作简单方便,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极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加快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成本。
吻合器的这些优点,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接受度越来越高,促使吻合器市场快速增长。
应用于开放外科手术的开放式吻合器发展已久,较为成熟,技术壁垒较低,竞争激烈,国产替代基本完成。而主要应用在微创外科手术的腔镜吻合器领域,由于技术要求高、专利壁垒高,目前仍是由跨国企业的进口品牌主导市场。布局儋州洋浦的麦吉恩高端医疗器械项目瞄准的正是这一高端制造领域:腔镜吻合器,且设计年生产能力达42.5万套。
电动化打破技术壁垒
麦吉恩抢占市场高地
手术缝合技术的迭代升级过程:传统手工缝合——开放式吻合器(用于开放外科手术)——手动腔镜吻合器(用于微创外科手术)——电动腔镜吻合器(用于微创外科手术)。
随着手术缝合技术的迭代升级,电动腔镜吻合器具有操作更简便、击发省力、省时、止血良好等更多优势,市场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速高达40%以上,成为未来吻合器产业的趋势所向,并将进一步向智能化发展。但电动腔镜吻合器作为行业前沿产品,技术壁垒很高,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足够的研发创新实力,国内外仅有少数企业在此领域开发布局,麦吉恩正是其中之一。
资料显示,麦吉恩电动腔镜吻合器拥有独特的刀片设计,击发更加平稳顺滑;钉仓浮点设计,更有效防止组织脱落。同时,产品拥有旋转正负45°的超大转角,实现单手操作的同时,扩大了实用操作角度和空间,能够满足不同手术场景。
麦吉恩始终坚定专利竞争策略,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先行、专利布局”,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壁垒,在进军海外市场前充分做好专利防御,同时运用专利权来巩固技术创新成果,目前拥有近三十项专利,以及包括电动腔镜吻合器在内的多项微创手术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持续的创新努力,麦吉恩吻合器产品得到广泛认可,目前已应用于海南、河南、河北、安徽、湖北等省份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获得多国医疗认证,产品远销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巴西、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2个境外国家和地区。
发展新质生产力
助力海南健康产业升级
麦吉恩高端医疗器械项目由海南昊凡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将建设年产80万套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及系列迭代产品生产工厂和配套设施,主要产品为42.5万套腔镜吻合器、16.2万套管型吻合器、10万套线性切割类吻合器及11.8万套相关产品和配件。
近期,项目负责人王新峰参加儋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在谈及如何持续发展儋洋医疗器械高端制造新质生产力时表示:在项目投产后,我们将积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资质梯度体系培育,同步推进企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落地,致力于成为区域(海南)高端外科手术医疗器械的创新和生产基地。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推动未来,昊凡特将继续锚定目标,发展药械新质生产力;谋篇布局医疗器械产业,为推动儋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麦吉恩高端医疗器械项目在儋洋的落地,将推动麦吉恩成为海南高端微创手术医疗器械制造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品牌;同时,利用海南自贸港的区位优势和零关税等政策优势,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为国内外患者和医生制造出更好用更低成本的产品,并希望借此打破电动腔镜吻合器的进口品牌主导格局,加快国产替代进程,推动海南健康产业的发展。
(据洋浦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