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班里的那群孩子们,发来他们制作的美篇,取名“突然很幸福”。那五个字,瞬间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就像平静的湖面在微风的吹拂下一漾一漾的,也泛起了幸福的涟漪。
肉下进锅里,水宽宽泛泛的,肉块在大黑锅里晃晃悠悠。木柴火燃烧得又旺又匀,“吼吼”着,似乎还有风声。突然间,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渐渐地,肉块张开了所有的毛孔,咕咚咕咚地冒着泡,尽情地在葱、姜、蒜和调料包中丰富着自己的灵魂,散发着独特而又迷人的气息。空气里飘散着浓郁的香气。一家煮肉,百家飘香;百家煮肉,全村飘香。静谧的村庄里,那种香味在一排排整齐的红砖青瓦上空缭绕。贴着大红春联的大铁门敞开着,老人在阳光下剥着绿头蒜,小孩忽上忽下地荡着悠悠球,他们都穿得齐齐整整,笑得舒舒心心。
围上围裙,拿起铲子,搅动着锅里的蜂蜜。起初是鹅黄的,泛着密集的泡泡,犹如春天阳光下的朵朵菜花。锅底下火苗扑哗哗地,夹杂着稀疏的噼啪声。铲子挥舞着,团团浅黄蜜浆涌动,飘着丝丝缕缕的花香。花香在空气中弥漫,仿佛让人置身于醉人的花海中。搅着搅着,浅黄变成金黄,那是深秋金丝菊的颜色。最后,将煮好的米倒入锅中,挥动铲子翻搅,金灿灿,透亮亮,软糯糯的甜米饭就出锅了。嫩黄到金黄,是顺其自然的。这只需要一把不停搅动的铲子,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但是,搅动的是甜蜜的生活,燃烧的却是生活的热情。
小侄女忙乎着给鸡仔们做“自助餐”。胡萝卜切成片,西兰花掰成骨朵,红薯剁成小块,马铃薯切成条。她边做边嘟囔着:“过年了,没点肉可不行”,眼睛却四下瞄着,直嚷嚷着要吃刚炸出锅的肉丸子,拿过去直喊香,可分明给鸡仔们加到自助餐里了,还一个劲地朝我挤眼睛。她穿着粉底簇花的羽绒服,在厨房里荡来荡去的,犹如阳春三月开在枝头的桃花,花瓣在风中轻盈舞动。炊具、模具,在她的眼里都是玩具。忙乎完了,就奔向后院,给鸡崽们分发自助餐去了。她忽地头一抬,手往上一摞,鸡仔们就扑楞楞飞过去争抢。她又弯一下腰,手往下一摊,鸡仔们又圆滚滚跑过来哄抢。她笑了,笑得鸡崽们呼啦一下飞跑了。
一家人围着火炉子,热热乎乎地说笑着,空气里飘散着烤红薯的香甜味。炉子中间,壶里的水吱吱地响着,冒着丝丝热气。炉子和圆桌是一体的。圆桌是红底的,浮着淡黄色藤蔓花,镶着银边。一盘皮冻,透亮亮的,汁子烫浇得足足的,上面飘着白里透绿的葱丝。皮冻柔软得就像鱼在水里忽闪忽闪的,夹到筷子上还晃来晃去的。
一方灶火,点燃的是美好生活,照亮的是幸福人生。吃的是味,品的是道。这味道,是最绵长、最灿烂、最温馨、最幸福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