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马井·伏波鞭

  (接上期)    

  不远万里从大陆回到了岛上,来苦苦寻找妻子詹梦娘和小儿詹九思。并言之凿凿地说:他没有骑他那匹高大威武的汗血宝马“白龙驹”,而是一个人背着破行囊,拄着裂开口的竹棍,在儋耳郡附近的几个村寨里转来转去,衣衫褴褛,疯疯癫癫……也有人说,他的白胡须过胸,白毛发及腰,经常一个人在土石路上踽踽而行,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梦娘,梦娘,我的亲亲婆姨……九思,九思,我的宝贝小儿啊……”还有人见到他在“白马涌泉”的井台,提了一桶凉水,从头到脚浇了个透心凉,然后一个人久久地站在凛冽的北风中,两眼充血,浑身打战。但谁也不敢肯定,这个不远万里从大陆漂洋过海来到儋耳的流浪汉,就是当年叱咤风云、潇洒倜傥的伏波将军路博德。所以大家只是猜测着,这个可能是路将军的化身,是他的魂儿,是白日里见到的活鬼,黑夜里见到的不散阴魂。

  当时同被贬回秦陕咸阳故里的秦党哲,也一直关注路博德的消息。当听到路将军的那些后续故事,被贬回老家务农的老秦,正在村外地里头一边开掘水渠灌溉着麦苗,一边唉声叹气着:“唉,俗话说,鞭打的是快牛。他太能干了啊,也太耿直了啊!先是发红,然后红得发紫,最后就黑成了个锅底。看来人太红火咧 ,未必是什么好事……”老秦终了总结一点道,“俗话说,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树上的猴子,都想往高处爬,可爬得越高,跌得越惨哟!”

  世间有说法:一说红颜多薄命,一说自古英雄多磨难,其结果都发生在了海外海南岛的路、詹之情爱中矣!

  二

  公元前110年年底,“楼船将军”杨仆随同被免职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在海口琼山再造楼船,一同横渡琼州海峡返回了大陆。回到大陆雷州半岛进入湛江后,路、杨便要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了。看来还是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杨仆带领着他的“楼船军”另走一路,经过现在的两广、福闽、江浙、齐鲁,快速抵达辽东的渤海湾。他要在此另造大楼船,准备他一生中的二次渡海作战,征讨叛逆的朝鲜卫氏王朝。

  当是时,汉武帝发兵征讨朝鲜,也是采用惯用的水陆两军分头并进两头夹击的战术。元封二年(前109)秋,杨仆率楼船大军五万水军,横渡渤海,拦腰切入朝鲜半岛。“左将军”荀彘(zhì)率五万步卒,越过长白山,跨过鸭绿江,从陆上攻入朝鲜。水陆两军力图两头夹击平壤城,平息“朝鲜王”王右渠(汉人)的叛乱。

  由于长白山、兴安岭木材丰盈,这次杨仆一下子就造了200余艘大楼船,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庞大的一支海洋舰队。大舰队共可一次装载五万将士,顺风破浪,直抵朝鲜海岸,准备与从陆路上进击朝鲜的左将军荀彘,完成了对平壤城的合围。随即两军从东西两头展开攻击,双方旗开得胜约定会师平壤。

  朝鲜“国王”王右渠的叛军节节溃败,作鸟兽散。

  想当初杨仆一出海外登陆海南岛时,就与伏波将军路博德龃龉不断。好在路伏波仁厚大度,不做计较。而现在杨仆二出海外,又再与左将军荀彘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按照秦党哲对他杨仆老弟的评价:“人常说,猴子爱上树,始终遮不住红屁股。他就是气盛,好与人争个眉高眼低,所以到哪都是惹事无数,惹人无数,吃亏无数。常言道: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这次的搭档荀彘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一出手,就想要他杨仆的命。朝鲜战事未开,攻击平壤尚未擂响战鼓,这两个大汉将军就“咚咚锵锵”真刀真枪地先干上了。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身边的榜样
   第A04版:自贸港|聚焦
   第A05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6版:中国/世界新闻|综合
   第A07版:文化儋州
   第A08版:专页
浮生半世书相伴
那些年的书信
古诗韵里赏“小雪”
《有芝麻杆的风景》 (油画) 吴川活 作
那宣大宽山的轶闻
想象
白马井·伏波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