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我到外地出差,路过黄河时,又一次想起了我高中时的地理老师。
老师姓王,个子不太高,一米七左右的样子,体型微胖,走起路来,隐约看见肚子上的肉颤悠悠的,特别“讨喜”。他地图画得极好,尤其是中国地图。他还能准确的识别出任何一个省份轮廓,这一点更是让我们啧啧称奇。王老师是学校建校时来的,是元老级别的人物了,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教学经验。
王老师满腹经纶,总能给我们讲一些新奇的事情,比如第一堂课他就在黑板上写了一大串英文字母,说那是他的电子邮箱地址,有事情可以给他发邮件,可那时我们尚不知电脑为何物。我把它记在了教科书上。他还会讲各地的名山大川、丰富物产,这些知识对他来说是信手拈来,我们都瞪大眼睛,听得津津有味,常常忘记了下课的时间。
王老师特别爱讲黄河。教材中只要有黄河出现的地方,他就能引申开来足足讲上一节课。他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他告诉我们黄河有九道弯,说着还会做起动作:上半身前倾,双手摸地,然后向后抬起一条腿,整个身体成“几”字形,说这就是黄河的形状。他还带我们背诵刘禹锡的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课后我们都开玩笑,说他抢了语文老师的饭碗。
我们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上高中以前,很多人甚至都没走出过大山。王老师激发了我们学习的兴趣,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灵动,我们都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看到他给我们描绘的外面的世界。
王老师把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如今他已经退休好几年了,但仍然坚持每天上网学习。前不久,他还学会了直播,给粉丝们讲一些地理知识,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都是我学会上网后,给他发电子邮件得知的。
因为喜欢他,才喜欢上了地理,那本书才一直保存到了现在。记在里面的邮箱地址,如今已成了远在异国他乡的我和王老师联系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