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洋浦港:

从地方性港口到国际航运枢纽

  ▲4月8日,夜幕下繁忙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

  1987年的洋浦港。 海南日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吴文生 摄

  白天运输车辆往来频繁,夜晚码头灯火如昼,洋浦港,是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繁忙港口。

  就在10天之前,洋浦港又有2个泊位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港口的货物通过能力和服务能级。

  作为一处天然优良深水港口,洋浦港的发展经历了从地方性港口到国际航运枢纽的深刻变革,尤其在海南自贸港政策推动下,实现了跨越式转变。

  时针拨回至20世纪70年代,洋浦港的开发与探索便已启动。精心谋划、上下齐心,至90年代初正式对外开放,这里成为全国一类口岸。

  早期以散杂货运输为主的洋浦港,航运、临港产业规模不大。此后,洋浦经济开发区陆续引入金海浆纸、海南炼化等大型项目,逐步形成临港产业基础,也奠定了洋浦港的发展基石。

  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吸引国内外船舶往来洋浦港停靠,进一步拓展航线网络,大大推动洋浦港国际化。

  当前,洋浦港正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一带一路”节点优势,强化东南亚航运枢纽地位,吸引全球航运资源集聚。

  从地方性港口到国际枢纽的蜕变,洋浦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样板间”,未来将深度参与全球航运竞争,助力“双循环”发展格局。

  (据海南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自贸港|聚集
   第A04版:儋洋一体立潮头 奋楫扬帆自贸港
   第A05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6版:中国/世界新闻|综合
   第A07版:文化儋州
   第A08版:专页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
充分发挥洋浦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桥头堡”作用 加强与周边国家物流贸易产业等领域的互联互通
中宣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推动巡视整改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中阿企业家大会将于4月27日至30日在海南举办
韩国统营市代表团来儋进行友好访问
助力海南打造零碳能源示范岛
从地方性港口到国际航运枢纽
海南舰、五指山舰开放参观开始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