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虾酱

  几个月前,好友从家乡捎来一瓶虾酱。好多年不见虾酱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瓶盖子,一股浓郁的味道扑鼻而来,别样的情愫瞬间在我的心海里翻腾,留在舌尖上的记忆在心底涌动。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虾酱是一种地域性的食品。据了解,当年在三亚崖城至乐东的沿海地区,家家户户都掌握腌制虾酱的技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乡亲们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虾酱。它是一种储藏发酵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虾青素等营养元素。适量食用虾酱有助于开胃消食、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

  时至今日,我还清晰地记得,每年初夏,忙完田间地头的农活后,村里的乡亲们就一起商量腌制虾酱的事宜。莺歌海位于乐东西南部,渔港盛产优质的海产品,其中的红壳虾负有盛名,它是腌制虾酱的上等原料。家乡赖昌村距离莺歌海渔港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当年交通条件还落后,运力也不足。考虑到往返的因素,乡亲们都是在凌晨四点多就挑着箩筐徒步出发。大家结伴同行,一路上洒下的笑声驱散了疲劳,在天亮之时到达莺歌海渔港。当年没有冰块冷冻,买好新鲜的红壳小虾后,为避免小虾腐烂变质,乡亲们忍着饥饿挑着重担匆忙往家里赶路。由于长时间徒步行走,母亲的双脚磨出了血泡。回到家里,母亲一边擦汗,一边对我们说:“咱家很快就能吃上虾酱,再也不用担心生活问题了……”此情此景,我的内心像被刺扎了一样,久久不能释怀。

  吃过午饭,还来不及休息,母亲连忙用筷子把小虾中的杂鱼以及其它杂质夹出来,这是一件费时费工的细活。天气闷热,汗水湿透了母亲的衣服。我赶紧找来扇子给母亲扇风,姐姐和妹妹也不甘落后,主动当起母亲的“小帮手”。小虾清理干净后,母亲用力捏干其中的水分,加入适量的海盐、姜片等,倒入石臼中用木制的舂杵捣烂成虾泥,再用勺子舀到土罐里压实、储藏。经过腌制、发酵、日晒等工序,如果虾酱的颜色紫红,呈黏稠状,气味鲜香,才能意味着虾酱的制作“大功告成”。忙累了好多天,母亲用辛勤的劳作为家里储备生活的必需食品,一家人的吃喝也才有了着落。

  儿时农村生活困难,饭桌上几乎每天都离不开虾酱这道菜。可是再好吃的食物吃多了,也会感觉到腻烦。为了逃避吃虾酱,有时候宁可吃盐巴拌饭,也不会对虾酱动一下筷子。时间久了,换来父母的一顿数落,甚至挨上父亲的“棍棒教育”。就这样,虾酱陪伴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的时光。后来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工作,虾酱和我渐行渐远,直至一度消失在我的生活中。

  受生活条件的限制,小时候经常吃到虾酱,以致我对虾酱产生抗拒的心理。那次,好友馈赠的虾酱也搁置在冰箱里好长时间。有一天下班刚回到家,爱人微笑着说:“今晚有美味的菜肴。”“什么好菜呀?”我高兴地问她。她用手指了指餐桌上的土罐,我急忙打开盖子,原来是虾酱焖五花肉。那一刻,一股鲜香的味道飘满屋里,我的味蕾瞬间被点燃。从那以后,久违的家乡味道让我回味无穷。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虾酱也从主菜“变身”为调味品。如今,虾酱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用来焖海鲜、五花肉、鸡蛋、豆腐等食材以及爆炒豇豆、空心菜、地瓜叶等蔬菜。因虾酱具有独特的风味,琼岛的三亚、乐东、东方等市县的一些饭店也有用虾酱配制的菜肴。在烹饪菜肴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虾酱不仅能提升口感,更能使其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深受本地群众和一些外地食客的喜爱。

  虾酱是家乡的味道,更是藏在异乡游子内心挥之不去的一抹乡愁。它醇厚、鲜香的味道,宛如母亲的爱,值得我用一生细细品尝……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自贸港|聚焦
   第A04版:儋洋一体立潮头 奋楫扬帆自贸港
   第A05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6版:关注巴黎奥运会
   第A07版:文化儋州
   第A08版:专页
凌霄灯塔耀百年
还从庄简觅高风
夏荷之韵
《海湾一角》 (油画) 裘晓玫 作
故乡的那盘老石磨
诗苑撷芳
虾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