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记者从儋洋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聚力环湾教育扩优提质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专场发布会获悉,儋洋一体化以来,我市以洋浦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引领环湾教育扩优提质,不仅实现了人民群众“有学上”,而且正稳步向“上好学”的目标迈进。据省级监测表明,2023年度洋浦经济开发区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满意度比上年度提升了8.12个百分点,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
优化结构 供给能力达到新水平
202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对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教育项目经费投入,已累计投入超过8亿元,实施了一批新建改扩建工程,极大提升了区域学位的供给水平。
学前教育方面,新建洋浦第四、第六幼儿园,改建干冲幼儿园、三都漾月幼儿园,将红黄蓝国际幼儿园收归公办,共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1590个,公办学位数较2022年增长了近一倍,洋浦公办园在园幼儿的比例从2022年的39.65%提升到现在的77.45%,有效缓解了区域“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义务教育方面,新建洋浦第三小学、洋浦第二中学,共新增中小学学位4020个,有效化解了洋浦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大班额、大校额问题,解决了洋浦中学初中部多教学点办学的历史难题。
职业教育方面,洋浦高级技工学校新建综合实训楼一栋,新启用宿舍楼一栋,2023年起始年级招生人数较2021年提升近50%。
目前,洋浦已有10所公办幼儿园、9所公办小学、2所公办中学、1所12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和1所高级技工学校,区域的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学位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显著提升,整体上升到了新的水平。
强化师资 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坚持强教必先强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洋浦地区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近年来,多渠道扩充增量,2022年和2023年,累计为洋浦学校和幼儿园招聘教师195名,占原教师总量的22.8%,保障了新建学校和幼儿园正常运转,促进了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显著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同时,重培训提高质量,实施了义务教育专任教师学历提升工程,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达79.17%,比2022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实施国培、省培、市培、校培“四级”培训项目,所有教师全部达到5年360个学时的培训要求。
此外,筑平台激发活力,支持“名师工作室”建设,推广智慧教育应用平台,鼓励教师参与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以及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申报。同时,还单独设立了洋浦中小学校长基金,鼓励各中小学奖教奖学,支持学校开展内涵建设,学校办学活力持续释放。
提升质量 育人水平达到新高度
近年来,洋浦教育发展不断提质增效,立德树人思想进一步夯实,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呈现出向好、向快的发展势头。
2022年起,持续高位推动洋浦经济开发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2023年10月,全省第一批率先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级过程性督导评估;今年7月,将积极申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省级过程性督导评估。
实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成立洋浦中学教育集团、洋浦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和洋浦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将洋浦区域所有公办中小学全部纳入集团化管理。同时,还将白马井中学、排浦中学、峨蔓学校等环湾学校纳入洋浦中学教育集团管理,通过强校带弱校、校长和骨干教师交流、统一教研等措施,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儋洋一体化以来,洋浦三都幼儿园和洋浦第一小学在保教质量、办学质量以及办学条件提升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经过两年的创建,今年洋浦三都幼儿园获评“省一级幼儿园”,洋浦第一小学获评“省级示范学校”。
突出服务 保障能力得到新提升
我市紧紧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始终坚持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与群众需求相契合,突出做到三个服务。
服务产业发展。境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永久校区已于2023年底开工建设,第一期项目计划于202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正在加快推进洋浦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海南西部技师学院相关工作,力争通过职业教育提档升级,努力为洋浦培养更多高层次技工人才。
服务企业人才。出台洋浦规上企业高管和高技能人才子女入学保障实施办法,做好区内重点企业人才子女入学保障工作。
服务人民群众。为解决群众“接送难”问题,在所有中小学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在新英湾小学开展午休午餐试点,持续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公交车服务,让教育服务更加可感可及。
据副市长王凌融介绍,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坚持力度不减,对环湾教育高标准谋划、系统化提升,努力让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学位供给更加充分,教育服务更加公平,育人成效更加显著,人才支撑更加有力,用心书写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符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