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会不停地设想考试中会发生的事情,担心自己会出现失误,这种压力让我感到非常焦虑。”高三学生小符坦言,高考将至,他的注意力难以像之前一样高度集中。
随着高考的脚步日益临近,像小符这样的学生并不在少数。在这个关键时期,考生的心理调节显得尤为重要。5月27日,市第一中学生涯规划中心副主任、心理教研组组长潘玲,围绕考前考中如何做好心理调适等问题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支招。
潘玲介绍,考前焦虑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数的学生临考前会出现紧张、焦虑、害怕、恐惧等情绪。考生面对这种情况,重要的是不要害怕,要接受焦虑,因为保持适度的焦虑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调整好心态?潘玲建议,考生要客观看待高考,保证充足的睡眠与适当的运动,科学安排好学习时间,不过量学习,因为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和大脑的恢复,缺乏睡眠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进而影响学习效果。要自我赋能,尽可能找到自己优势,合理利用资源,增强考试信心。如果出现很紧张、状态不好等情况,可以找老师、亲人、朋友等倾诉,或者通过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复习备考。
此外,如果在考试中出现不良情绪时,考生可使用腹式呼吸法、蝴蝶拍技术等缓解焦虑的方式舒缓情绪。
考生备考期间,家长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潘玲提醒考生家长,要尽量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过高期待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要安心陪伴孩子,管理好自己情绪,避免因自己过度紧张而给孩子带来精神压力。同时,建议家长在孩子饮食方面尽量保持合理适度的饮食习惯,如果饮食与平时习惯差别太大,也会出现影响考试的事情发生。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符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