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专程请了半天假,赶回家参加儿子的家长会。
平常我在外地工作,儿子的家长会,一般都由妻子参加。前几天,妻子提醒我说,儿子的成绩波动很大,叫我平时多用点心。之前,我总以为儿子上小学时底子好,上初中后不用大人再操心,对于儿子的学习,便一直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那天开完家长会后,方知儿子成绩退步很大,两个月后,儿子即将参加生地中考,我的心中这才焦急起来。
儿子上小学时,每晚写完作业,都会用微信发给我检查。周末回到家,我再给他辅导一遍。学习完后,我会陪着他一块玩。有时带他去图书馆看书,或者去博物馆看展览;有时带他去参加战友聚餐,或者去河边骑行。那时我们父子之间,真可谓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家中休假,向妻子说起年底单位要组织体能考核,到时可能会通不过。妻子鼓励我说:“不是还有一个月吗,现在锻炼还来得及。”我面露苦色道:“别的项目倒没什么,就是三公里长跑,太枯燥无味了。”正在玩积木的儿子头也不抬地说道:“老爸,我可以骑车陪你跑啊。”妻子看着我,笑着说道:“这下你没有借口了吧。”
当天下午,我还在睡午觉,儿子把我拖了起来,督促我去跑步。我们沿着河边绿道,他骑自行车,我在后面跑。跑了一段后,我累得气喘吁吁,正想放弃,儿子鼓励我说:“加油,老爸!胜利就在前方。”那天,在儿子的鼓励下,我终于坚持了下来。此后每隔一两天,我都会去长跑一次,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儿子陪着。年底,我顺利通过了体能考核。那个周末,我特意请儿子去吃肯德基。儿子一边享受着他的劳动成果,一边用小大人的口吻对我说道:“老爸,我就知道你能行的。你看,被我说中了吧。”
至今,每每想起与儿子相处的那些美好时光,心中都暖暖的。
哪知在儿子上初中后,我们的关系却开始慢慢疏远。也许是儿子进入叛逆期,再加上学习任务繁重的缘故,他很少再黏我。而我呢,刚开始学习写作,正沉迷其中,周末要没什么事,基本都坐在电脑前。有时心血来潮,我也会偶尔问起儿子的学习情况,他总说不用我管。看着儿子紧闭的房门,我无奈地摇了摇头。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人民日报》的一个测试,心中为之一动:如果将一个人的一生按75岁计算,人生不过短短900个月。从孩子出生到上大学,父母能够朝夕陪伴的时间其实只有91个月。更让我深受触动的是那天家长会上,儿子班主任一段语重心长的寄语:“对于孩子来说,比起金钱和物质,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天生的,是父母用心‘陪’出来的。”这两年,我陪伴儿子的时间实在太少了。儿子如今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作为父亲,我再也不能让他一个人孤军奋战了。
周六早上,吃过早餐,我收起笔记本电脑,拿起儿子的作业检查起来。期间,我发现自己好多知识点都忘记了,便找出儿子的课本,翻到第一章从头学了起来。刚开始,儿子不解地看着我,当明白我的意图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