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怀想(二首)
■ 倪俊宇
◎ 端午听“古”
炙热的阳光燃旺凤凰花
潮水的热情涨过了水岸线
南风举着艾香撒欢
“洗龙水啰,洗龙水啰!”
叫声唤醒许多童年岁月
老榕树下,爷爷的水烟筒
点亮一段“古”:一位诗人
踏着夕照,问天,太息
激动了汨罗江千丈湍流
他用心血医治历史的伤痛
怀抱故国的土地,一跃
击水的訇声,叩响
浊世间人们的心弦……
千百年来,人们划着龙舟
不懈追寻那高洁的灵魂
我也曾向源自汨罗的流水
投下虔诚的粽香,追着
竞渡的桨声,想看到
那飘飞的银髯和袍袂
想听听那穿透岁月的吟咏
◎ 那一年的端午
艾香沿着田间小路走来
母亲将曙色与艾束
插在五月的门楣
筐里还装着刚摘的地瓜叶
一绺白发垂在母亲汗渍的
后背。哦,这让我永远
记住了那一年的端午
带着艾草的清香,母亲
为我牵来晨曦与彩霞
她的糙手编成“平安链”
那五彩丝绒绕在
我的小手上,她的手温
与为我辟邪祈福的心愿
长长久久绕在我的心尖
袅袅粽香,升腾端午的
炊烟,粽叶裹紧我们
一年一度的思盼,灶火舔着
母亲脸上的沧桑,她的操劳
燃烫生活的炉膛……
而今,偌多的粽子没有了
让我品咂一生的母亲的味道
只能在梦境,看到母亲
编线的糙手,包粽的身影……
端午追思
■ 孙鸿斐
且把一段时光剪碎
在端阳节的傍晚
平铺在汨罗江里
当午夜的微风吹醒昏睡的芦苇
它会与江水奔跑
追逐远方的梦想
且把几片粽叶
包裹一段青春的记忆
也包裹着历史沉重的叹息
在粽叶剥开那一刻
吃粽子的人,知道屈原今在何处
赛龙舟的人,明了诗人今在何方
每当,端阳节来临之际
我左手就嗅到路漫漫兮的味道
右手就情不自禁地上下求索
笔端丈量不到诗的深度
就像冬日玻璃上消散不去的水雾
抹不掉青涩的印痕
我知道,不管用怎样的方式
也无法抚平那一段伤痕
唯有,在心中种一块田野
长满艾草、粽叶以及孩子们嘴里甜蜜的果实
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让有粽香的地方
诗歌和理想蓬勃生长
癸卯诗人节
■ 吴向平
鹃啼六月石榴红,又到端阳忆屈公。
飞箭啸云鸣百鼓,腾蛟抛粽悼孤忠。
闲谈渔父分清浊,研读离骚启颖聪。
报国无门空抱憾,投江饮恨树高风。
鹧鸪天•端午怀屈子
■ 李北
艾草悬门寄意长,讴思杯酒祭忠良。美人香草歌千载,素雪清魂泪满江。
云水闹,鼓声扬。追怀时曲颂华章。离骚天问长呼号,击水龙舟浪自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