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琼崖革命的烽火前线,大岭栏战斗的枪声依稀回荡在林木之间;这里,矗立的百年古树群见证了抗日军民的鱼水情深,更见证了调南人用一生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定信念。这里就是大成镇调南村委会调南村。
时光荏苒,昔日的红色热土,如今已旧貌换新颜,显出勃勃生机与盎然活力。特别是近年来,调南村因地制宜,以民俗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生态林木为本,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出“组合拳”,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乡风村貌实现大变样。今日的调南村,正朝着“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A
红色注脚
乡风文明有“底气”
据考证,调南村历史悠久,汉建武十七年,马援将军来琼,在此设立了调南抚黎局,因官员多从北方调来,故名调南村。
调南村是革命老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潘江汉、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挺进队队长吴济华曾在调南村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很多抗日的重要会议就在该村的屋后岭、野生荔枝林中召开。1945年,在调南村一带,潘江汉指挥大岭栏战斗(也称金鸡湖战役),共毙敌日伪军30余人。
吴济华,又名德丰,中共党员,定安县永丰区人。1944年秋任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挺进队队长。1944年底,第四支队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斗争,建立起了以南正山为中心的四里抗日根据地。1945年初,为了巩固白沙琼崖中心抗日根据地,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挺进队队长吴济华、政委符致东率领琼纵直属挺进队进驻四里抗日根据地,与第四支队第一大队并肩作战,寻机歼灭日军。
在一次对日军的战斗中,为了减轻第四支队第一大队的正面压力,吴济华奋不顾身、身先士卒,带领挺进队机枪班战士向日军抢先占据的高地奋力冲杀,击破日军的包围圈。战斗中,吴济华不幸中弹光荣牺牲。1980年春,吴济华烈士墓由儋县民政局、大成镇政府修建,位于调南村委会和睦村旁的橡胶林,墓地占地面积1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20平方米。
“我生在调南村,1983年入党,从未离开过调南村,我以生活在调南村这样有红色底蕴的地方而感到自豪。”大成镇调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符启周说。
B
古树参天
乡风环境有“底色”
近年来,调南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以古树为中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包括建设文化场所、休憩场所、美化村道及铺设栈道等,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调南村古树参天,万木峥嵘。见血封喉、黄葛树、垂叶榕、海红豆、高山榕、野生荔枝、幌伞枫、小叶榕、斜叶榕等珍贵树种比比皆是,有的树龄达数百年上千年。据统计,目前调南村共有古树、大树、奇树43株,可谓是一村一森林,一树一景观,一木一故事。
据介绍,调南村的见血封喉树龄已有千年,树干高30米,胸径2米,树冠遮蔽面积0.1公顷,板根发达,寄生植物茂盛,是村民心中的“神树”,村民经常在树下祈祷平安、健康和风调雨顺,平日更是对这棵“神树”爱护有加。
见血封喉也是调南村村民心目中的“红军树”。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时期,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第一大队利用见血封喉树高体大,枝繁叶茂的特性,将这棵树作为红军战士的天然哨所,每天战士们都爬上树放哨,用望远镜侦察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情况。后来,日寇知道这棵树是红军的岗哨后,派飞机来轰炸,将此树的一条主干炸断。千年见血封喉树是调南村抗战的见证,也是调南村红色旅游文化的品牌。
“人护树,树佑人。古树就是我们村的一大资源。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树下开小型会议、下棋……现在树下增加了石凳、座椅,村民茶余饭后都爱坐在树下休憩、嬉戏、调声。”村民津津乐道。
C
旅游串联
乡风景观有“生气”
今年“七一”期间,常见到市民、游客走进调南村的身影。调南村以“党史课堂+古树下微党课”的独特形式,带着市民、游客走进革命旧址,聆听一堂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主题党课,让红色基因在绿色沃土中焕发新生。
“调南村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黄皮。调南的黄皮果又大又甜,深受人们喜爱。”符启周说,调南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于橡胶和务工,收入有限。如今在南吉村的带动下,调南村村民也开始结合见血封喉等古树以及黄皮等特色,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收入。
“目前,调南村把见血封喉、百年野生荔枝树等古树资源和红色文化以及黄皮采摘园串联起来,同时完善特色产品销售店、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体验乡村游,村民也因此吃上‘旅游饭’,钱包日益鼓了起来。”符启周说。
“我家种植的黄皮树,20年以上树龄的就有40多株。每年的黄皮采摘季,我都邀请海口、三亚、儋州等地的朋友到家里做客,体验采摘黄皮之乐。”调南村村民符玉华说,调南村有很多乡村旅游资源,如黄皮采摘园、红色历史文化遗址、古树景观等,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村里游玩。为了更好地销售黄皮,我设计了包装盒,贴上印有黄皮果的文字介绍、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这样能方便游客携带,也能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如果游客还想订购,可以直接拨打包装盒上的联系电话,我会及时采摘黄皮,通过快递送到游客手中。
此外,儋州市旅文局还围绕调南村推出了乡村游精品线路——到大成看树。该路线为:新营村(鹭鸶乐园)—南吉村(百年黄皮果园、黄皮鸡)—调南村(见血封喉“红军树”)—新风村(乡村民宿)。通过推广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不仅将调南村的古树、黄皮等原汁原味的资源与其他村庄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而且有效推动了当地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极大地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林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