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航物流产业是儋州洋浦的一张亮丽名片。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儋州洋浦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要在8个重点领域打造8个“样板间”,打造港航物流发展“样板间”就是其中之一。
增强港口基础设施
航运枢纽适配性
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一侧,一大片新兴建设的陆地区域向西延展,这就是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是服务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一项重大工程。时间接近年底,整个扩建工程正火力全开全速冲刺,向着年度目标奋力挺进。
近期,项目建设进展迅速:码头建设方面,项目一阶段97件沉箱安装全部完工,进入陆域建设阶段;设备安装方面,首批轨道吊设备进入组装阶段,部分轨道吊已经组装完毕进入调试阶段。该工程于今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2025年底工程一阶段完工后,将新增通过能力300万标箱,进一步增强海南在泛北部湾区域的辐射能力和竞争力。
在国投洋浦港码头,岸桥伸缩,货物周转,一艘艘船舶陆续靠泊。
为匹配当前国际粮食运输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填补海南自由贸易港没有大型专业化粮油泊位的空白,国投洋浦港拟建设10万吨级公共粮油码头。同时对现有二期码头3#-5#泊位升级改造,由2万吨级升级至5万吨级,充分发挥已有岸线资源的利用价值,释放预留的结构等级,最大化发挥洋浦港服务能力。
“公司紧紧围绕海南自贸港政策,依托洋浦港区位优势和良好运输港口条件,不断优化港口服务能力,提升航运物流水平与完善集疏运体系,整合航运、产业、物流和金融等供应链全要素资源,增强洋浦港中转拼箱业务功能,加快建设洋浦面向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门户港。”国投裕廊洋浦港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雨林说。
现代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和国投洋浦港一样隶属于国家开发投资集团的国投洋浦油储,也在加紧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今年,国投洋浦油储3万吨级码头正式竣工投用,洋浦化工园区港口配套也随之得以进一步完善。
开放航运政策
+制度集成创新
近年来,儋州洋浦围绕运输来往自由便利,聚焦国际船舶注册落地、监管服务等一系列流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联动海事、海关、税务、交通等多部门,促进“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等海南自贸港独有的5项航运政策等一系列航运扩大开放政策快速落地见效。
以保税油加注政策为例,今年1-10月,洋浦港已加注保税油576艘次、23.5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49%、14.24%。今年11月,《船舶保税油加注安全作业规程》正式实施,标志着保税油加注政策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得以进一步推进和实施。
洋浦海关属地查验处关员李松苁说:“我们着力推进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推进船舶保税油加注业务发展,在模式运作成熟后复制推广至更广范围,助力打造泛北部湾区域港口燃料供给核心圈。”
此外,儋州洋浦还加大制度集成创新探索力度,“铁路集装箱下水”,“国际中转集拼”,洋浦、蛇口、湛江三地 “并行港”等,不断强化运输服务能力,助力港口“物流通道”升级。
对标国际先进
加快航运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洋浦港已开通内外贸航线48条,其中内贸航线23条,外贸航线25条。形成“兼备内外贸、通达近远洋”的航线新格局,显著提升洋浦港国际航运枢纽地位。入籍“中国洋浦港”的国际船舶达46艘,总吨位达531万吨,位于全国第二位。
“我们通过不断织密航线、优化航线布局,积极对接中东、东盟、澳洲等地区,以更好地服务区域贸易发展。”洋浦交通运输和港航局港航物流科工作人员孟泽说。
未来,儋州洋浦还将对标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口,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港口装备中的应用,构筑港、船、航三位一体的智慧港口新生态。同时,继续加快发展船员综合服务产业,建设高度开放的船员综合服务基地打造“全球海员之家”。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一环,儋州洋浦港正不断增强港口基础设施航运枢纽适配性,持续加密“双向双枢纽港”航线网络、建设全国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口、打造国际海事服务基地、提升现代航运服务能级,逐步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航物流体系,加速打造港航物流“样板间”,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据洋浦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