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去的炊烟

  故乡,那是心中一抹永恒的温暖。而故乡的炊烟,像是系着我与故乡的一缕丝带,随着岁月的流转,渐渐飘向远方。

  记忆中的故乡,清晨总是被炊烟唤醒。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各家各户的烟囱里就开始升腾起袅袅炊烟。那炊烟,似轻纱,轻柔地在空中舒展着身姿。它们先是缓缓地从烟囱口冒出,带着灶膛里柴火燃烧的温度,不急不躁地向着天空蔓延。远远望去,整个村庄像是被一层薄纱笼罩着,充满了朦胧的诗意。

  那时,我总会跟着祖父到田野里去。祖父扛着农具在前面走着,我在后面蹦蹦跳跳地跟着。一路上,望着各家屋顶上的炊烟,祖父就会告诉我,哪家烟囱冒烟早,哪家的主妇最勤劳。在田间劳作累了的时候,祖父会坐在田埂上,望着村子里的炊烟,嘴里念叨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那时候,我还不太懂这句诗的含义,只是觉得那炊烟下的村庄,是最宁静美好的地方。

  炊烟里,还藏着故乡的美食。母亲在灶膛前忙碌着,添柴、烧火,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煮着新摘的玉米、红薯,或者炖着自家养的土鸡。那从锅盖边缘冒出的缕缕香气,混合着炊烟的味道,弥漫在整个屋子里。等待美食出锅的过程中,我总是眼巴巴地守在灶边,被那烟火气息熏得暖暖的。

  然而,时光无情地流淌着,故乡的炊烟渐渐远去。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故乡的人们也开始用上了煤气灶、电磁炉。那些曾经家家冒烟的烟囱,渐渐被荒废。曾经弥漫着柴草香的村庄,少了那一道独特的风景。每次回到故乡,望着不再冒烟的烟囱,心中总会涌起一阵失落。

  因为故乡的人们追求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所以炊烟逐渐消失。但它的远去,却也带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没有了炊烟的村庄,少了一份古朴的韵味,多了几分寂静与落寞。那曾经伴随着炊烟的欢声笑语,那田间地头关于炊烟的故事,都成为了回忆。

  如今,我只能在回忆中寻找那远去的炊烟。它是故乡的符号,是我童年的伙伴,是我心中那一份难以割舍的眷恋。它虽然已经远去,但在我的灵魂深处,永远飘荡着那一缕缕轻柔的、带着故乡温度的炊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自贸港|聚焦
   第A04版:理论/洋浦新闻
   第A05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6版:世界新闻|综合
   第A07版:文化儋州
   第A08版:专页
落叶飘飞到初冬
走马感恩古城
诗苑撷芳
《黄昏》 (油画) 梁峰 作
秋菜冬储旧时光
远去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