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是树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大力推进保护环境,厚植群众意识新底色,做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尤为重要。为此,儋州坚持大宣传、大联合、大整治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加强群众生态意识宣传力度,特别是以推广垃圾分类工作为契机,充分利用形成党员+志愿者“头雁效应”宣传效应,以及报纸、电视和新媒体时代等各种平台,配合科普讲座、知识竞赛、参观实践、评优争先等活动,全力做好生态宣传教育工作,使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群众,深入人心,成效显著。
“如何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我们每个人都应增强环保意识,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广泛宣传禁塑行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拒绝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提起菜篮子,拎起布袋子,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儋州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委组织委员丁露表示。
近年来,儋州大力推进新英湾地区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完成中和——木棠片区6326亩养殖塘的清退工作,种植红树林4025亩,并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基本摸清各类入海排污口底数,定期开展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工作,掌握水质变化。在多措并举推进整治之下,新英湾养殖区由劣Ⅳ类水体变为Ⅰ类水体,直接带动儋州湾环境优化提升,环境变好后,引来大批候鸟前来“歇脚”。据悉,2023年儋州湾监测到鸟类超过200种,有勺嘴鹬、黑脸琵鹭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49种,越冬水鸟数量超万只。
儋州市生态环境水环境管理科负责人吉才望告诉记者,“我们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决筑牢绿色发展屏障。目前,已制定入海排污口三年攻坚整治方案,坚持到2025年完成所有排污整治。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原则,统筹近岸海域水环境问题整治,加快打造‘水清滩净、渔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工作,让儋州青山绿水长留、碧海金沙长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儋州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儋州。以2023年为例,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优良率为99.7%。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城市内河(湖)水质达标率为100%,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100%,春季、夏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为100%、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13.54万亩,安全利用率100%。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方面,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涉及儋州共104项,整改完成率100%;转办的信访投诉件共计432件全部办结,办结率100%。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122件群众信访件办结率达100%(含阶段性办结)。
儋州市环保督察整改办负责人陈秀康说,截止到2023年,儋州已提前完成海花岛项目整改任务。另外一个就是前两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全面“清零”。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2个典型案例整改工作扎实推进,第二是122件信访件目前已办结97件,剩下的25件达到阶段性整改要求。下一步我们整改办将继续发挥统筹协调、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全市各项督察整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绘浓生态“底色”,绿色发展的“成绩单”也越来越亮眼。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细颗粒物浓度为16.7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为102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7微克/立方米和16微克/立方米,在彰显出儋州“好气质”的同时,更充分体现了儋州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的扎实成效。
儋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晓茹告诉记者,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推动落实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通过强化污染减排开展重点企业大气深度治理、开展精细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以及流域污染源排查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持续推动全市环境质量改善。下一步,该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儋洋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基底。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王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