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儋州市直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以“双报到”为抓手,深入开展“微调研”,点亮“微心愿”,精准实施“微整治”,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展“微调研”。9月19日,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全面覆盖”的工作路径,组织市直机关各党组织在那大镇先锋社区先行试点开展“微调研”系列活动,并向主城区所有社区、城中村,白马井镇、干冲办事处、新英湾办事处的社区延伸开展,最后拓展至乡村振兴工作队,实现全面铺开。各镇、办事处党(工)委精心指导各社区、村委会、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座谈访谈、现场走访、统计分析、蹲点调查等方式,深挖查找群众反映强烈、关乎群众利益的,基层党组织现阶段无法解决的堵点难题进行收集汇总,形成“微调研”台账,主动对接联系点单位进行认领。“微调研”开展以来,查找出了“那大镇街道两侧‘三线’乱拉乱挂,存在安全隐患”“干冲办事处夏兰社区存在排水沟堵塞难题”“三都办事处三都村大山村民小组约60米低洼地带入村道需要硬化及排污处理”等一批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各镇、办事处、乡村振兴工作队共收集“微调研”事项533条,现已实现100%认领。按照“认领一条,消化一条”的原则,各镇、办事处党(工)委负责对已认领的问题进行进度跟踪,联系点单位处级领导干部负责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微调研”问题解决方案,目前已完成360条,其余173条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点亮“微心愿”。各镇、办事处村(社区)干部结合日常工作,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分发心愿卡等方式收集“微心愿”,对于短期内能够快速解决的个性问题,列入“微心愿”清单,逐一记录许愿人姓名住址、心愿内容,并按照问题来源、问题内容、问题类型等信息分类梳理,形成“微心愿”台账,由结对联系点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帮助完成心愿,真心实意解决群众困难。各镇、办事处和各驻村工作队积极组织认领,与“双报到”活动有机结合,加强与派出单位的沟通联系,根据自身优势和业务特长,以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方式主动认领群众“微心愿”,实现群众意愿和党员服务“双向对接”。安排专人建立心愿认领台账,详细记录许愿人、心愿内容、认领党员等信息,实施跟踪管理,并在留言板上实时公示认领情况,同认领人预约兑现时间,让群众知晓自己的心愿“有人接”。“想要一张书桌”“帮助把损坏的房门修一修”“想去海花岛看白鲸”等,这些来自困难家庭的学生和孤寡老人的小心愿,被分门别类梳理出来后,很快就被来自机关党组织的党员干部认领完毕。截至目前,全市2113个“微心愿”已全部认领、点亮。
实施“微整治”。“空中飞线”杂乱无章,既影响城乡环境,又造成安全隐患。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以白马井镇为试点,牵头发改、旅文、工信等部门,协调组织供电、移动、电信、联通、有线电视等企业单位深入大街小巷进行排查,重点集中排查线路基础设施老化、废旧电线电缆清理不及时、居民乱搭乱接等问题,摸清“空中飞线”具体情况,共排查发现架设凌乱、线缆垂落等问题22处,并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间节点,扎实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有效落实。截至目前,已完成7处问题整改,有序解决该镇“空中飞线”杂乱无章的问题。儋州市直机关仍将坚持以“小整治”办好“大民生”,接续开展老旧小区、农贸市场、清洁村庄等专项整治行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把主题教育的成效体现在办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上。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李秋欢 王敏权 通讯员符气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