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乡村振兴局信息管理科科长王平萍:
学通学懂政策业务 因村因户精准施策
“现在家庭收入怎么样?教育补助、务工奖励这些补助是否发放到位?”11月13日,市乡村振兴局信息管理科科长王平萍走进峨蔓镇片石村,又开始她一天认真细致地为脱贫户讲解最新政策与帮扶人员授课的工作。
当天,每到一户,王平萍便与群众拉家常,细致耐心地讲解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做到知晓政策不漏户、不漏人,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而后还给该镇工作队员和帮扶联系人培训《关于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相关政策解读》。
脚下有泥土,心中才有谱。“下村入户走访调研指导是王平萍必不可少的工作,每次她都会及时收集发现的问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做好登记台账并反馈相关领导。”同事林琼芳告诉记者,王平萍高度重视自身能力建设,将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率先学通学懂,使得在开展工作中精准掌握相关信息要领,遇事主动相迎,真正达到因村施策,实现乡村振兴。
王平萍作为全市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管理工作业务的具体负责人,从事工作以来,她一边借助书本为自己“充电”,一边虚心向上级部门和身边能手求教,学习大量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经验和方法,把全市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捋得清清楚楚。
长期下村入户走访,尤其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王平萍更加主动、积极深入农村、农户调研,及时了解农户的思想动态、生活生产的难心事、烦心事,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心在基层,心系群众,王平萍掌握全市脱贫人口基本情况的同时,也让她为乡村振兴局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扶策略和切实可行的稳定脱贫出谋划策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编制了儋州市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请政策‘明白纸’——《致全市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儋州市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帮扶政策‘明白纸’》,便于农户自主申请监测对象和及时了解相关帮扶政策,真正发挥政策宣传促进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良好效果。”王平萍说,在未来的工作中,她将持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路前行,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实现新的跨越,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期待。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何万常)
市司法局排浦司法所所长何永明:
真心实意化解纠纷 做群众权益维护者
“调解工作不仅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还要依法公正、不偏不倚真正化解矛盾,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11月17日,在市司法局排浦司法所,所长何永明一边整理矛盾纠纷登记台账,一边向记者谈起他对调解工作的深刻体会。
何永明还兼任排浦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近3年来,何永明共参与调解纠纷案件286件,成功调处280件,调处成功率97.9%。近日,他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建立信任法、“背靠背”法、“礼让平衡法”是何永明开展调解工作的三大“法宝”。“只要找准矛盾纠纷的焦点,调解的方向和方法自然就有了,这样开展调解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何永明如是说。
不久前,黎某某为包工头王某某在排浦镇某工地做水电安装工程。工作时,黎某某不慎从人字楼梯上摔倒在地,导致左侧桡骨远端骨折,双方当事人就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何永明受理该纠纷后,立即组织双方询问意见、掌握争议焦点。在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后,“背靠背”做双方思想工作,采用“礼让平衡法”说服双方作出让步,梳理赔偿事项、赔偿标准等事宜,提出调解意见和赔偿方案。“一次调解不行就再来一次,一人不够就发动群众、村(居)委会干部、家族中有威望的人来参与,多管齐下。”何永明深信,只有以诚心换取群众的理解,才能做到案结事了,在他多次做双方思想工作后,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事后,当事人黎某某给何永明送来锦旗致谢。
“不管纠纷大小,他都耐心细致地调解,时刻把双方当事人的冷暖挂在心上,创造和谐的调解氛围,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辖区群众有纠纷都愿意找他解决。”排浦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李裕霞这样评价何永明
“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一名基层调解员,我愿意成为弱势群体的贴心人、群众权益的维护者。”何永明表示,他将不断创新调解方法,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王家隆)
市财政局洋浦分局企业服务科负责人魏珊珊:
尽心尽责勇担当 纾困解难促发展
“为了解答企业咨询的政策等问题,无论出差、休假,还是办公,珊珊都是电脑不离身,以便能随时回应企业的诉求。”同事口中的魏珊珊是市财政局洋浦分局中级雇员、企业服务科负责人。
企业服务工作不是传统的财政业务,而是面向儋洋重点行业核心企业,接收处理企业提出的财政相关问题和诉求,企业反馈问题的诉求复杂多样,涉及面广、专业度高。为做好企业服务工作,魏珊珊搜集整理并熟练掌握区内几乎所有重点企业的基本信息及产业扶持政策情况,爱岗敬业的她总是以身作则,身上那股认真踏实钻研业务的劲儿,更是得到了领导、同事以及企业的广泛认可。
“要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就要以帮企业排忧解难为出发点,想企业之所想,靠前服务,综合运用各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的产业政策,为企业答疑解惑、解决难题。”魏珊珊深知。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魏珊珊以“首办责任”理念,主动为企业对接相关部门,减少企业在各部门之间来回周旋。下班时间,她时常甚至夜晚接到企业咨询来电时,她都耐心解答,帮助企业做分析测算,提供可申请的扶持政策方案,为企业纾困解难,以贴心服务有效维护政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友好关系。“尽心尽职,为企解忧”“尽职尽责廉明高效,务实精进服务企业”“预算支付一气呵成,廉洁高效一心为民”……企业服务科办公室墙上的一面面锦旗就是最好的点赞。
新政策实施后,魏珊珊承担了核心核算工作,建立数据库并钻研出一套自动核算方法,极大减轻了大家的工作量,也提高了科室的工作效率。在该分局成立之初,正值新老扶持政策转换之际,魏珊珊及其科室以专业高效的工作,为新政策平稳落地、老政策顺利收尾,促进儋洋一体化产业扶持工作顺利推进贡献了财政智慧。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牛伟)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督管理科科长李鑫:
当好企业“娘家人” 守护市民舌尖安全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他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抓手、以发展为目标,积极带领支部全体党员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星级支部创建、“我为自贸港建新功”等系列活动,坚持学做结合、学用相长,推动深化理论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效融合,赋能业务工作提质增效。他,就是儋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督管理科科长、机关第三党支部书记李鑫。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监督检查工作中,李鑫始终勇挑重担、冲锋在前。今年以来,他与同事扎实推进食品生产销售风险分级及监督检查考核、豇豆质量安全专项行动、食用植物油生产专项治理、粮食安全生产销售领域排查、自建房及流通环节全覆盖食品经营许可证复查、加强校园周边及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通过专项行动和常态化巡查等手段,不断筑牢监管防线,确保食品安全惠及民生。
提供规范指导、技术帮扶,帮助企业不断成长,也是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一环。李鑫和同事深入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千企万坊”帮扶行动和市场监管规上企业高质量发展大调研大服务专项行动,通过技术服务、法律咨询、政策指导等措施,强化帮扶指导,服务企业发展,推动企业质量提升和品牌打造,当好企业的贴心“娘家人”,助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李鑫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强化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勤勉敬业,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质增效,曾获评儋州市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儋州好人、全国市场监管卫士等荣誉。
“食品安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今后,我们要不断对标对表新形势下的市场监管工作新部署新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让监管执法有力度,创新服务有温度,切实把主题教育转化为实践成果,充分发挥模范表率作用,为加快推进儋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李鑫说。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覃凯)
新英湾办事处共鸣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符文昌:
实干诠释责任担当 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我们书记心系居民,心系搬迁一线,常常深入居民家中做居民的思想工作,才让搁置了15年之久的民俗文化室迁建得以解决。”近日,记者在新英湾办事处共鸣社区采访时,社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现年53岁的符文昌是新英湾办事处共鸣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工作20多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严谨求实、开拓创新,想方设法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员无私奉献之歌。
近期,在保税港区大庄园项目用地内,一间民俗文化室迁移工作需要在两个月内完成。针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实际,符文昌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存在问题,主动与党工委、办事处协调沟通,以一天也不耽误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带领党员干部加班加点,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对民俗文化室迁移重建的真实意愿、诉求和存在困难。最终获得居民的理解和信任,形成促进项目落地、建设美好家乡的共识,民俗文化室迁建工作顺利推进,为项目顺利落地建设扫除了最后障碍。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符文昌深入学习领会主题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学习计划,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党员开展学习,结合工作职责开展交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做到学用结合,在实践中提高工作能力。截至目前,已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学习8次、主题党日2次、专题交流研讨8次。
符文昌还深入摸排党员情况,完善支部党员花名册,分类施策,引导特殊群体党员参加主题教育,持续提高主题教育覆盖率和质效。“针对2名流出党员,我们采取‘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开展学习,线上是通过微信、‘学习强国’平台,点对点联系,转发学习内容。线下是印发《商请函》,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沟通联系,将流动党员纳入属地主题教育,并商请及时反馈学习情况,使党员流出‘不流学’。”符文昌说。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牛伟)
白马井镇山花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秉笔:
用心用情办实事 真抓实干助振兴
近日,记者在白马井镇山花村看到,该村路面干净整洁,垃圾桶摆放整齐,村民正在大树下聊天……“我们村里的环境卫生变好了,到处都干干净净的,茶余饭后出来走走,心情太舒畅了。这一切变化多亏了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们,他们经常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才使得村容村貌大幅提升。”村民符贵位忍不住感叹道。
符贵位口中的“第一书记”是白马井中学教师李秉笔。自被派驻山花村任第一书记以来,他与山花村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农情,俯下身子倾听群众的呼声、诉求,真心实意办好办实群众的身边事、难心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李秉笔每月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党员先锋队、村级保洁员,公益性岗位等力量,开展“三清理”(清理村内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杂草,清理沟渠漂浮物、障碍物),“三拆除”(拆除废弃家畜圈舍与露天厕所,拆除乱搭乱建,拆除违章建筑)及“三整治”(整治生活垃圾、整治生活污水、整治水体污染)等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使村容村貌整洁靓丽大幅提升。同时,李秉笔还主动对接市农林科学院,并获得该院大力支持,赞助山花村火焰树、凤凰树、小叶榄仁等乔木树种300多株,帮助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山花村分别荣获2019-2021年度、2022-2024年度“海南省卫生村”称号。
另外,李秉笔与村干部积极争取各类资金,为山村、花梨村新建硬化道路、排水沟、雨水检测井等民生项目,有效解决了山花村村民出行难及污水排放问题。
“今年,我们争取到资金,将在2个自然村安装400多盏太阳能路灯,目前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中。”李秉笔介绍,安装路灯后,不仅保障村民夜间出行安全,也点亮了村民的“夜生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李秉笔结合实际,始终把实事、好事、暖心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符武月)
市科工信局洋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职员任伟东:
做好企业服务推手 协调项目建成投产
作为一线工作人员,他主要负责对接石化新材料企业,协调解决企业建设、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工作中,他笃行实干,积极作为,尽职尽责完成各项任务。他叫任伟东,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发展局洋浦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八级职员。
9月26日,任伟东在走访企业时了解到,海南新傲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MT)项目投料生产后,产品市场行情非常好,产品售价约20万元/吨。
“由于企业项目用电为一级负荷,需要双电源双回路供电,确保装置安全生产,企业希望提高装置负荷的积极性非常高。”任伟东说。带着企业“诉求”,任伟东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发现,要解决企业的“诉求”,目前只能实现从德义变电站接一回10kv线路到企业厂区。因项目未实现双回路供电,企业不敢提高装置负荷率。他把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反馈给了儋州供电局,同时向儋州供电局提出了“确定先从德义变电站临时过渡供电、后期再从三都变电站正式取电的方案”。
“如果未实现双回路供电,在突发状况下,工厂很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海南新傲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起这一情况,对任伟东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不胜感激,感谢他帮助企业解决了供电问题,确保工厂装置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装置负荷率,顺利进行生产。
此外,任伟东担任海南巴陵、京博新材料等重点石化新材料企业服务专员,通过定期走访企业,协调解决海南炼化、海南巴陵4.2类危险货物运输,众扬新材料用电、用路等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儋州全力推进全省“一号工业”工程10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成立乙烯项目按期投产工作领导小组,任伟东负责对接乙烯项目建设,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项目投产前的验收等问题,最终使乙烯项目顺利投产。
在当前儋洋一体化加快推进之际,任伟东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新知识体系和新领域的学习和钻研,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协调能力,更好地服务企业,为加快推进儋洋一体化,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贡献力量。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盘悦华)
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田亮东:
耕耘三尺讲台 匠心传授技艺
“我热爱职业教育,我愿意为海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努力,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儋洋一体化发展作出贡献。”近日,记者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见到田亮东时,他正忙于筹备学校今年即将举办的服装设计与工艺省级工作室揭牌仪式暨全省服装设计与工艺教师培训班开班事宜。
田亮东是河北省邯郸人,自2009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任教,现任学校教务科副科长兼艺术系主任,也是ACI注册国际时装设计师、服装制版师高级技师。在服装行业从教14年,他满怀对职业教育的赤诚热爱,把三尺讲台当作实现梦想的多彩摇篮,用爱心和智慧挥洒青春汗水,不断书写中等职业教育的新篇章。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田亮东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坚持创新育人理念,做到教中学、学中练、练中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能型学生,且实现了创业就业;把学校的服装制作与工艺专业发展成为省级品牌龙头专业、省级“双优”专业。今年12月,该校服装设计与工艺省级工作室将揭牌。
自田亮东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以来,他经常注意总结经验,思考不足,甚至有时半夜起床把想法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录入电脑。如今,他多年的教学学习心得已储存了10多个硬盘。
14年来,田亮东组织培训和带领的团队赢得了许多荣誉,累计辅导学生荣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省技能大赛一等奖30个、二等奖29个、三等奖8个。特别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他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辅导的团队荣获国赛三等奖1个、优胜奖1个;省赛一等奖5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3个、优胜奖2个。今年9月,田亮东获评“海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田老师是我们的专业老师,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提起田亮东,刘美妗、符桂姑心里充满了尊敬和感激。她俩都是学校的服装专业老师,在田亮东的精心培育下,两人从普通的中职学生成长为留校任教的优秀教师,其中,刘美妗今年还被省委评选为“南海工匠”。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符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