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赛龙舟、洗龙水、游景点、摘黄皮、品美食、赏玉蕊……

儋州端午假期旅游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海头镇划龙舟比赛你追我赶,场面相当壮观。通讯员 黄家斌 摄
▲游客在石花水洞内乘舟漫游。
▲游客在峨蔓下浦村海滩洗龙水。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由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何文新 羊文彪 牛伟 符武月 见习记者何爱子 摄
▲光村镇泊潮村游龙舟。
▲海头镇南港“龙舟赛”现场。
▲游客在海南热带植物园游玩。

  赛龙舟、洗龙水、游景点、摘黄皮、品美食、赏玉蕊……今年端午假期,我市旅游市场人气兴旺,民俗文化主题活动亮点纷呈。6月22日至24日,全市共接待游客16.2081万人次,同比增长19.94%,实现旅游总收入7149.27万元,同比增长33.76%。

  ■海头镇:

  “龙舟赛”闹端午

  6月22日,海头镇南港社区“龙舟赛”活动在海头港举行,11支队伍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演着速度与激情,再现龙舟竞渡景象。

  当天下午4时许,参赛龙舟在海面上一字排开,整装待发。号令一响,坐在船头的鼓手使劲敲着鼓,控制着划手的节奏和龙舟速度,22个划手甩开膀子,伴着鼓点节奏,用力划水,动作整齐划一,舵手稳立舟尾,牢牢掌握着前进方向。一条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快速向终点进发。

  岸上,来观看龙舟赛的男女老少摩肩接踵,有的观众登船到海上观看,或加油欢呼,或拍照留念……

  据悉,端午节赛龙舟是海头镇沿海村(社区)的传统娱乐项目之一。在这一天,人们除了吃粽子、洗龙水外,还通过举办龙舟赛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海头人眼里,龙舟竞渡已不只是一项简单的赛事,而是浓缩了团结奋进、不甘人后、勇往直前的一种精神追求。

  ■光村镇:

  举办端午游龙展活动

  6月22日端午节,由光村镇政府主办的“‘粽’情端午·启航泊潮”2023年儋州光村镇端午游龙展活动在银滩、泊潮、沙表头举行。这是一场集潮汐启趣赶海、“游龙舟”民俗活动、夏日烧烤音乐晚会三大活动于一体的盛大端午庆典。

  当天,潮汐启趣赶海开启了本次活动的序幕,它将海洋生态与人文历史相结合,让来自各地的游客亲身感受到海洋带来的神奇和壮美。早上7点至10点,是潮汐退却时间,游客们尽情享受潮汐降临的乐趣,沐浴在清新的海风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家人、朋友等同行的人一起赶海拾贝,品尝当地的海鲜美食,体验海岛生活的悠闲和快乐,尽情感受海洋的魅力和神秘。

  晌午时刻,本次活动的重头戏“游龙舟”民俗活动正式上演,由泊潮各村小组组成的5支游龙队伍,169位游龙选手,578位游龙节目表演者,按指定路线进行游龙巡展。栩栩如生的“龙”是用竹子扎成游龙的骨架,外表用五颜六色的画纸装饰制作而成,彩色的龙鳞、灵动的龙身,在阳光下闪耀着奇幻的光芒。参与者手持龙头、龙尾,随着节奏舞动,展现出独特的舞龙技巧。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民喝彩声、欢呼声与游行队伍的锣鼓声交相辉映,好不热闹。游行过后,泊潮海滩开始海上“游龙”表演。今年泊潮村为龙船分别取名为“紫金龙”“青龙”。两条龙船在海面上“游来游去”,寓意村民之间和睦往来,平安幸福。龙船上表演队不时地向岸上的观众抛掷荔枝、糖果、杏子等“祝福礼”,恭祝人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泊潮村村民将龙舟游过的水称为“龙舟水”,能洗去霉气、驱除邪气、带来好运。不少村民特地到“龙舟水”里游一游、浸一浸。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2023年光村镇端午游龙展活动虽然结束,但是欢乐的气氛仍然弥漫在整个活动现场。此时,一场“海鲜美食+音乐”party正在海滩上浪漫上演。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吹着凉爽的海风,一边品尝当地特色的海鲜烧烤美食,用美食和音乐,交流着彼此之间的感受。本次活动吸引约3万名游客参与,共同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参加活动的游客纷纷表示,此次的活动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海洋的魅力,也了解到了光村不一样的民间传统文化,也让他们度过了不一样的端午节。

  ■峨蔓镇海滩:

  游客打卡“洗龙水”

  端午时节,“洗龙水”文化作为一种根植于端午节节日文化的祈福仪式,在儋州一直从古盛行至今,相传“洗龙水”可以得到龙神的庇佑,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6月22日下午,峨蔓镇各海滩迎来了大批“洗龙水”的市民游客,玩沙踏浪、洗龙水、祈平安幸福,大家尽情享受着节日的喜悦以及和亲朋好友团聚的欢乐。

  “今天玩得非常开心,节假日带着小孩和家人出来玩,人非常多,晚霞很美,气氛很好。”市民刘玉梅说。

  当天,峨蔓各海滩十分热闹,现场还有公安、消防、医护人员在场值守待命。他们共同维护现场秩序,携带救生圈、望远镜等设备,不断提醒到深海游泳的市民游客注意安全,同时做好溺水应急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游客过上一个安全安康的端午节。

  ■石花水洞和热带植物园:

  接待游客逾3000人

  6月22日端午节,不少市民游客携亲带友来到海南石花水洞地质公园和海南热带植物园“打卡”。

  体验包粽子、龙舟DIY、投壶、射五毒、蒙眼击鼓、夹豆子……当天,记者在海南石花水洞地质公园看到,这里游客络绎不绝,有的是团体游、有的是朋友聚会游、有的是家庭游、有的是自驾游,十分热闹。市民游客在游览景区、观赏风景的同时,还能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趣味民俗活动。

  “为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在6月22日至24日端午假期间,我们举办‘花香粽叶情 端午游园乐’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旅游融合,推出一些颇具节日特色的活动来吸引游客,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石花水洞相关负责人洪莉云告诉记者,本次趣味游园活动由游园活动区、旅游观光区、特色小食区3个版块组成。

  据悉,海南石花水洞地质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地质公园,是目前我国成功开发的纬度最低的天然溶洞。石花水洞由水洞和旱洞两部分组成,总长约5公里,其中旱洞长约2公里,水洞长约3公里,是一部活的地质景观教科书,洞道系统复杂,奇景美轮美奂。

  随后记者来到被中外誉为“热带植物王国”的海南热带植物园,在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园内各种珍奇植物荟萃一园,蔚为大观。记者看到,不少游客边欣赏珍奇植物边拍照记录。此外,该植物园开设的网红桥、彩虹滑道等项目,也吸引市民游客游玩。

  “这里有多种珍稀热带植物,是中国热带植物资源的宝库,趁着假期,带家人过来看看珍贵的植物。同时,这里也有一些游玩项目,我们在这里玩得很开心。”游客张丽说道。

  据统计,6月22日至24日三天假期,海南石花水洞地质公园和海南热带植物园共接待游客3000余人。

  ■东坡书院:

  传承千年东坡文化

  端午假期,不少游客携亲朋好友走进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游玩,感受东坡文化。

  “这里是东坡书院的‘中心’载酒堂,当年,苏东坡正是在此讲学会友。”6月23日,记者与游客们跟随导游游览东坡书院,穿梭在载酒堂、钦帅泉、春牛石雕等景点处,聆听导游讲述东坡故事,了解东坡文化。

  东坡书院原名载酒堂,始建于1097年(北宋绍圣四年),是苏东坡被贬儋州时居住、讲学的场所。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重修时更名为“东坡书院”,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院内有载酒亭、载酒堂、东坡祠等主要建筑物及春牛石雕、东坡铜像等。

  “书院里建筑古色古香,这里一砖一瓦见证东坡先生居儋的经历。漫步院中,仿佛回到东坡居士的那个年代,让我有种与东坡先生一同在院内赏景的感觉。”游客刘伟游览后说,稍后他要去中和镇内品尝小吃,体验下传承千年的东坡味道。

  据统计,端午假期,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3日接待游客2723人。

  ■大成镇:

  黄皮采摘游受热捧

  端午假期,大成镇的黄皮正值采摘期,山坡上、村道旁、宅院里,一棵棵黄皮树挂满金黄的果实,许多市民游客趁着假期到南吉村游玩,体验采摘乐趣。

  在黄皮采摘园里,来往游客络绎不绝,有的沿着果园小道行走,欣赏苍翠茂盛的黄皮果树、呼吸果园的新鲜空气;有的站在黄皮树下采摘黄皮,品尝可口黄皮,相互拍照留念;还有的在农庄里喝着黄皮寄生茶,一阵阵凉风吹过,倍感惬意。“趁着假期,带着孩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还能让小朋友吃到鲜美多汁的黄皮果。”市民朱桂丹说道。

  海南黄皮看儋州,儋州黄皮看大成,大成黄皮看南吉。“大成的黄皮算南吉村最有名的,每年六月黄皮进入采摘期,村里就十分的热闹,游客接二连三的到村里来,看黄皮、摘黄皮、购黄皮。”南吉村村民王秀花告诉记者,2023年大成黄皮旅游美食文化节暨乡村振兴“消费助农”大集市活动举办后,黄皮采摘游仍热度不减,这几天都十分忙碌。

  据了解,南吉村黄皮采摘活动将持续到8月初。在南吉村,除了可以体验黄皮采摘游的乐趣,还可以在农家乐品尝地地道道的田园特色美食——黄皮鸡、黄皮寄生茶、捞叶炒土鸡蛋等。吃饱喝足后,游客还可以顺着小木栈道爬南吉岭,体验一览众山小之感;也可在村里散散步,穿过长廊,听鸟语闻花香。

  ■中和镇七里村:

  游客争睹玉蕊花芳容

  玉蕊花是中和镇七里村的特色观赏花卉。近年来,形貌奇特而美丽的玉蕊花经过传播在网络上走红。今年端午节期间,不少省内外游客前来一探玉蕊花的“庐山真面目”。

  6月23日,记者沿着七里村干净平坦的村道缓步前行,看到三两村民在树荫下欢畅交谈,一座座精巧古朴的石砌小院毗邻相接,处处弥漫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调,让人情不自禁把脚步放慢下来。踏上蜿蜒曲折的木桥栈道,在栖居水面的玉蕊花树之间穿梭,偶尔瞥见几朵玉蕊花悄然飘落,在此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令游客们流连忘返。

  “在网上看到玉蕊花的照片、视频,感觉非常惊艳。今天和朋友从那大开车过来,虽然没碰上大批玉蕊花开,但看见少许花也觉得非常美丽动人,下次挑好时间再来观赏玉蕊花盛开的景象。”张敏女士说。

  中和镇七里村党支部书记何耀助说,“今年5月底七里村迎来了一次玉蕊花的大规模盛开,下一次大规模开花应该要到7月初左右。欢迎大家到村里来漫步小憩、就餐、住宿,这里风景怡人,让人身心感到放松愉悦。”

  据介绍,玉蕊花是中国唐代名花,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曰:“芳意将阑风又吹,白云离叶雪辞枝。集贤雠校无闲日,落尽瑶花君不知。”七里村有玉蕊树约一万多株,最长树龄千年以上,玉蕊花花期在5月至9月。目前,该村依托玉蕊花打造美丽乡村,发展民宿、餐饮、采摘等业态,吸引游客前来赏花的同时助推村民增收。

  ■莲花山文化景区:

  “福”“孝”文化圣地

  6月24日,来自海口等省内多地的5个旅游团走进海南莲花山文化景区,体验“孝”文化和“福”文化,以及了解生态修复等内容,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

  景区以“福”文化为核心,被誉为“福地”。景区入口的红色“福”字、百福百寿的塑像、廊檐上的红福灯笼……在海南莲花山文化景区,“福”文化元素渗透各处,是福聚之地。漫步景区,满目葱茏,博览群书、24孝文化长廊等多个景点文化气息浓郁,以硅化木为代表的地质科普文化和以福、寿、孝、学等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与景区有机融合,独具特色。

  “我们是从海口过来的,平时都在广场上锻炼而认识。端午假期,大家就计划到附近走走,所以就跟团来到了儋州。”来自海口的张女士说道,“在莲花山文化景区游览了一圈,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听了导游对传统新的“孝”文化的解说,我非常赞同,这次旅行收获很多。”

  记者在景区看到,许多游客在参观硅化木、五福雕塑、独占鳌头、博览群书等特色景点的时候,还不忘了拍照留念。

  据统计,6月22日至24日三天,海南莲花山景区内共接待游客约800人。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牛伟 王敏权 黎有科 羊文彪 符武月 盘悦华 覃凯何秀玲 林晓云 见习记者何爱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赛龙舟、洗龙水、游景点、摘黄皮、品美食、赏玉蕊……~~~
海南高考成绩公布~~~
2023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九年级)结束~~~
“向阳花”心理健康服务团 儋州市正德学校服务站揭牌~~~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自贸港|聚焦
   第A04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5版:“6·26”国际禁毒日|聚焦
   第A06版:中国/世界新闻|综合
   第A07版:文化儋州
   第A08版:专页
儋州端午假期旅游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4种方式可查询
7月16日左右公布成绩
引导青少年以阳光心态开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