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闹之后,冬奥冬残奥留下了什么?

  随着北京的风开始变暖,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冬奥会、冬残奥会带来的热闹也逐渐平息。中国再次为世界奉献了两场无与伦比的奥林匹克盛会,而同时也从中获益良多。

  成绩与人才。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位居金牌榜第三位,创造了参加冬奥会历史的最好成绩。而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更是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同样创造历史。

  与平昌冬奥会相比,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上增加了冰球、雪橇2个大项,北欧两项等3个分项,速度滑冰女子5000米等47个小项,参赛小项、运动员数量均大幅提升。

  这些突破与发展并不会随着赛事的结束而结束,在未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遗产——北京冬奥周期内涌现的优秀选手们将持续在赛场展现竞争力。

  竞赛领域之外,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组织过程中,诸多方面的人才也得到培养。

  比如国家速滑馆的制冰工作中,多名在校大学生经过选拔加入赛时制冰团队,师从有着多届冬奥制冰经验的国际制冰专家,他们将是未来中国冰雪项目发展的重要技术人员。

  热情与消费。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赛场内外的多个话题引发了网友热议。作为东道主,中国网友展现了极大的观赛热情。一些以往相对冷门的项目,也走进了中国观众的视野。

  这是一次生动的冰雪运动知识普及活动,而中国人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止体现于观赛,也体现在亲身参与运动上。

  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和803块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申办冬奥成功后,政策的大力支持。

  随之而来的,是冰雪产业的飞速发展。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2021冰雪季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达到2.54亿人次,预计2021-2022冰雪季将达到3.05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

  基建与协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为相关地域基础设施建设及区域协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截至2022年1月,北京市建设5G基站五万余个,张家口市区、赛区和京张高铁沿线等共建设5G试验站数百个。张家口市区、崇礼城区及冬奥核心区、冬奥相关链接道路等区域,已实现冬奥5G信号全覆盖。

  北京市冬奥文化与冰雪运动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蒋依依表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和举办,打破了体制障碍和行政格局限制,以交通体系为骨架、以绿色产业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与公共服务为基础,形成了跨区域优势互补、资源有效配置、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为中国乃至世界区域协同发展创造了新模式。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惊艳了世界。或许多年之后,人们回想起这两届盛事,会发现它们留下的烙印出现在许许多多的地方。(中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WTT新加坡大满贯赛~~~
亚足联公布参赛球队计划变更~~~
欧冠1/8决赛第二回合~~~C罗梅西连续两季无缘欧冠八强
乒乓赛场“海外军团”~~~
~~~
世界羽联全英公开赛开拍~~~国羽多名选手晋级
冬残奥会颁奖花束背后:~~~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自贸港|聚焦
   第A04版: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聚焦
   第A05版:中国新闻|聚焦
   第A06版:文化儋州
   第A07版:体育新闻|综合
   第A08版:专页
王楚钦孙颖莎混双夺冠
中国参加 U17女足世界杯
曼联负马竞出局
开心相聚 一起说中文
热闹之后,冬奥冬残奥留下了什么?
凡尘爆冷止步首轮
150位残疾人,600多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