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大附中市一中心理教研组组长潘玲:

适度焦虑可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高考临近,南大附中市一中高三学子正在紧张有序地复习备考。 记者 何文新 摄
  “寒窗苦读十余载,只为金榜题名时”,眼看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考生在心理上容易出现起伏波动,因此,考前心理调整尤为重要。考生及考生家长应如何调整心态,轻松应考?6月30日,记者采访了南大附中市一中心理教研组组长潘玲,围绕考前如何做好心理调适,从专业角度为考生及家长支招,为冲刺高考的考生提供帮助。

  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反应,是一种缺乏客观原因的期待性紧张不安和担忧。潘玲认为,造成学生考前心理焦虑主要由于有些考生定位比较高,自身压力较大;考生对前期备考复习阶段的成绩过分关注,把它作为包袱背在身上,无意识地认为会考砸,比较担忧;还有一些是因为家长导致考生压力骤增等。

  考试就像一门追求完美的艺术,但总会有缺憾,因为对于未知的事情,人都会产生本能的担忧与紧张,因而“我们都一样”,我们都紧张。潘玲说保持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考生不要害怕它,而是接纳它,尝试与它相处,并保持在适度的水平和它一起迎接考试。她希望考生要及时调整心态,在最后的这段时间,调节好生物钟,务必使自己的兴奋点与高考时间相一致。可以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调节自己的生物钟,复习时间尽量按照高考时的作息安排,复习科目也要与高考顺序大致相同,上午考的科目上午复习,下午考的下午复习,这样才能把生理状态调节到最佳水平,实现正常或者超常发挥,考出理想成绩。

  同时,考生要调整自我认知,正确看待高考,不要跟其他同学比成绩,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发挥自己水平就好。要自我赋能,尽可能找到自己优势,用优势面对劣势,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从思想上摆脱情绪,同时也可以通过亲人、老师、朋友等身边可用资源给自己赋能,比如父母的安慰、老师的鼓励、朋友的拥抱、同学的陪伴等,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尤其是好伙伴间的关怀,可以营造快乐心境,不要只沉浸在一个人的有限天地里。

  当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时,考生可以使用腹式呼吸法、蝴蝶拍技术、考前三分钟镇静操等三种缓解焦虑的方式舒缓情绪。也可以通过适度运动、看书、听音乐的方式。

  面对高考,除了考生,最紧张的可能就是家长了。潘玲也提醒各位家长,不要把焦虑传递给孩子,保持平常状态,安心陪伴、管理好自己情绪就可以了,让考生能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考试。

  (记者符武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南大附中市一中心理教研组组长潘玲:~~~
南大附中市一中心理教研组组长潘玲:~~~
南大附中市一中心理教研组组长潘玲:~~~
南大附中市一中心理教研组组长潘玲:~~~
南大附中市一中心理教研组组长潘玲:~~~
南大附中市一中心理教研组组长潘玲:~~~
南大附中市一中心理教研组组长潘玲:~~~
南大附中市一中心理教研组组长潘玲:~~~
南大附中市一中心理教研组组长潘玲:~~~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儋州新闻|要闻
   第A03版:逐浪先行|自贸港
   第A04版:乡村振兴|聚焦
   第A05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6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A07版:儋州故事/人物
   第A08版:专页
点亮“烟火气” 助燃“夜间经济”
全力确保高考会考有序顺利进行
荤素合理搭配 适当补充营养
适度焦虑可提高学习效率
护航无毒青春
开展禁毒知识进校园活动
加强督促指导 提高备考水平
收治结核病人成效显著
普及国防知识 激发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