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在南丰镇与日军、盟军代表谈判

两场没有硝烟的斗争

  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旧址展厅。 本版图片由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羊文彪 摄

  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旧址。

  ▲展厅内摆放的乌灯。

  ▲雕塑。

  在南丰镇南路49号,一幢具有骑楼式风格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建筑门前竖立着一块醒目的标牌,上面镌刻着“中共琼崖特委 琼崖纵队总部旧址”的字样。步入旧址内,讲解员李绍均正为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讲述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旧址在南丰镇的历史往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为了适应战后新形势,领导和指导全岛开创革命斗争新局面,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移驻南丰镇,并在此设址办公。在这里,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代表先后与日军、盟军代表进行了两场没有硝烟的斗争。

  这座颇具南洋骑楼风格的宅院是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重要实物见证,如今正通过遗迹展示、人物塑像及历史展览等形式,生动地再现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总部迁往南丰

  步入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旧址二楼,一组塑像格外引人注目——四人围桌或坐或立,桌上摆着乌灯、茶壶,以及一张琼岛地图。“这组塑像复原的是当时琼崖纵队在此召开军政会议的情景。”李绍均介绍说。

  琼崖纵队是在何时、为何将总部迁至南丰?1943年至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全面反攻阶段,琼崖各根据地军民粉碎日军的“扫荡”“蚕食”,形成对敌反包围的战略态势。与此同时,琼崖特委领导军民在儋县、白沙交界地区创建儋白边区抗日根据地,相继成立了中共儋白边区委员会、儋白边区抗日民主政府。儋白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范围,包括白沙县北部大部分地区和儋县南部兰洋、番加、南丰、陶江等乡及那大镇南边的广阔山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的形式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23日,琼崖纵队挺进支队向毛栈、毛贵进军,在什统黑击溃国民党顽军保安六团,从缴获的国民党顽军保安六团指挥部文件中,发现一份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发出的《关于日寇无条件投降的通令》,琼崖特委从而知晓日本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的信息。

  得知日本宣布投降后,琼崖纵队总部迁入南丰,总部机关就设在南丰墟43和45号这幢骑楼式的两间房屋内。

  “南丰镇素有‘黎汉通衢’之称。”李绍均介绍,南丰在历史上是从汉区进入少数民族腹地白沙的重要关口,历来属黎汉物资交易重地,经济繁荣昌盛。将总部迁入南丰,目的是收复琼西重镇那大,敦促日军尽快投降。

  没有硝烟的斗争

  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驻南丰期间,先后与日军、盟军代表在南丰进行了两次会谈。这两次唇枪舌剑的会谈,被人称作是两场“没有枪声的战斗”。

  1945年9月6日,正当琼崖纵队对那大构成包围之际,驻那大日军特遣队为了争取等待国民党军队来受降的时间,不得不派出一名大佐到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领导机关驻地儋县南丰墟,要求琼崖纵队派领导人出面会谈。琼崖特委派琼崖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罗文洪参加会谈。

  在会谈中,日军大佐闭口不谈受降问题,却再三要求琼崖纵队进驻那大周围的部队活动要加以节制。“日本政府已经宣布投降,日军应当立即解除武装,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无权干涉琼崖纵队的活动。”面对提出无理要求的日军大佐,罗文洪斩钉截铁地驳斥。紧接着,日军又要求琼崖纵队将在战争中收容的外国籍战俘交给他们,由他们转交盟国。罗文洪义正词严地拒绝日军的无理要求,指出战俘交不交盟国,那是中国与盟国的事情,日本是战败国,无权过问。这一次会谈,日军大佐达不到目的,匆匆离去。

  第二次在南丰的会谈,是在近两个星期后。9月19日,太平洋战区美军司令部派两名联络官作为盟军代表,由日军大佐陪同到南丰,要求与琼崖纵队负责人会谈。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和副司令员庄田会见了他们。

  会见中,盟军代表首先说明盟军来华是应中国国民政府的请求,其任务是按《波茨坦公告》精神,监督日本执行投降条款、解除日军武装及遣送战俘回国,但没有谈及人民抗日武装对此应采取什么措施,却强调日军仍需在“原地驻防、维持治安”。日军大佐立即表示赞同。很明显,盟军代表不是为了同琼崖纵队联系如何解除日军武装、接受日军投降的问题,而是为了赢得时间,让国民党军来受降。

  冯白驹等人当即严正申明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的立场,指出琼崖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抗战,流血牺牲,付出巨大的代价,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现在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了,日军理应向所有的抗日军民交出武器,听候遣送回国,根本没有“原地驻防、维持治安”的任务。谁抗日最坚决,谁就最有取得胜利果实的权利。国民党顽固派在抗战中消极抗战,现在却要独吞胜利果实,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这次会谈,双方就琼崖纵队解救出来的盟军战俘接收问题达成协议,琼崖纵队将27名盟军人员移交盟军代表。

  琼崖纵队包围了那大据点的日军,为了顾全大局,也为了避免我军强攻发生重大伤亡,最终那大日军向国民党献降。

  传承红色基因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驻在南丰时,被誉为“琼崖革命熔炉”的一所“抗大”式学校——琼崖抗日公学第三期也在开学后不久就跟着转移到了南丰。

  琼崖抗日公学第三期学员是党组织送来的部队以及县、区中的优秀分子,这一期主要以培养工农干部为目的,学员中工农干部占多数。当时,南丰街道的一幢骑楼成了校部,楼里的房间也分配给学员做教室和集体宿舍。学员较多的军事班和普通班,安排在南丰1里路外日军弃下的炮楼里——炮楼前有一块开阔场地,便于军事训练。民运班分在与校部相隔三四间店铺的一幢骑楼的二楼。

  1945年10月后,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发动内战,派遣四十六军175师进入儋县,琼崖特委和琼崖纵队机关同时离开南丰,返回白沙革命根据地,后开辟和建立了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为琼崖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著贡献。

  1994年,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旧址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修缮和保护,这座历史建筑得以完好保存,并成为了儋州市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2016年7月1日,旧址正式揭牌开放,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和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

  经儋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命名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旧址等12处纪念馆、设施为“儋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9月28日,儋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总部旧址举行,旨在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激发群众的爱国情怀和传承红色精神。

  昔日战地烽烟已去,如今当地群众格外珍惜琼崖纵队在南丰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并将其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动力。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符武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共琼崖特委、琼崖纵队在南丰镇与日军、盟军代表谈判~~~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自贸港|聚焦
   第A04版: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第A05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6版:中国新闻|综合
   第A07版:健康儋州
   第A08版:专页
两场没有硝烟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