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各镇各部门全力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齐心协力战“剑鱼” 全力以赴保平安

  ▲市园林和环卫工人联合清理街道上被台风吹倒的树枝。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羊文彪 摄

  面对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来袭,连日来,我市各镇各部门迅速响应,闻风而动,严格落实省、市防汛防风应急要求,齐心协力筑牢防御台风“剑鱼”安全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白马井镇:

  为应对台风“剑鱼”带来的影响,8月24日,白马井镇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积极组织海上作业的渔船返港避风,确保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白马井中心渔港,入港船舶有序停泊,市农业部门、镇、村(社区)工作人员沿码头岸线加强巡查,密切关注在港渔船安全状况,严防各类事故发生。截至8月24日,全镇1292艘渔船已全部进港,船上船员全部安全上岸。

  为筑牢防御台风安全防线,该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组织力量进行不间断巡逻巡查,通过海政通、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台风期间渔民不出海,切实守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该镇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以及信息报送制度,及时传达落实各项防御工作指令,提前统筹做好物资储备、后勤保障、应急队伍集结等工作,随风险变化及时调整力量部署。

  ■海头镇:

  面对台风“剑鱼”,海头镇迅速行动,严格落实省、市防汛防风应急要求,从责任落实、隐患排查、人员转移等多方面入手,周密部署防御台风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海头镇强化责任闭环,各级“三防”责任人靠前指挥,包保干部下沉一线督导。紧盯渔船安全,749艘渔船已全部回港,安排专人严防渔民违规作业。针对处于低洼区域的7个村(居)委会16个自然村,提前做好56户194人的转移准备,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落实“一对一”转移措施。对5座漫水桥落实专人值守,必要时封堵路段严禁通行。加强红洋、洋塞两座水库水位监测,防范河湖风险。

  该镇还做好建筑行业管控,督促7个重点项目1000余名工人停止高空作业并就近疏散;组织沿海及珠碧江沿线村庄巡查防洪堤,排查砂场、滚水坝等隐患点位;安排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协助做好农作物排洪和养殖户转移;组建镇、村两级应急队伍,预置救援力量和物资,36处转移安置场所已做好通水通电准备,同步储备应急食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该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利用广播、微信群等渠道普及防灾知识,并抢抓台风来临前的窗口期清理树障隐患。目前,全镇上下紧绷安全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全力筑牢防御台风“剑鱼”的坚固防线。

  ■光村镇:

  为做好台风“剑鱼”防御工作,光村镇党委、镇政府迅速行动、周密部署,以“五个到位”扎实推进风险隐患排查与安全管控工作,将防御措施压实到每一个环节,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值班值守“严到位”。该镇严格执行24小时值守与领导带班制度,实行“大轮班”机制,全体干部职工轮流在岗值守,带班领导全部到岗履职。同时,严肃值班纪律,要求所有值班人员保持通讯畅通,确保灾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部署应对。

  加强水库巡查到位。按照《光村镇防风防汛防旱应急预案》,该镇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明确水库行政责任人、巡查责任人职责。同时,针对台风期间可能出现的强降雨,安排专人24小时巡查辖区内水库,密切监测水情变化,及时处置预警信息与突发情况,确保重大险情、汛情“上传下达不延迟、应对处置高效率”。

  严控渔船“风头风尾”违规出海到位。光村镇辖区内有6个沿海渔业村庄、696艘渔船。各渔业村庄均指定专人担任村级渔业协管员,与镇级执法中队配合开展巡查值守,坚决制止渔船“风头风尾”违规出海行为。

  人员转移“备到位”。重点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同步加强唐帝村、新盈居东厂村等重点风险部位巡查力度。镇、村两级及时转发上级气象预警,动态研判天气与水文变化,提前做好人员转移方案与物资储备。

  隐患排查“改到位”。组织专人对雅儒湖、黑墩沟水库等重点水域,疏港高速在建工程,漫水桥及低洼易涝、海水倒灌隐患点开展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木棠镇:

  为应对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木棠镇党委、镇政府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切实筑牢台风防御安全屏障,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该镇及时安排工作人员深入农户家中,开展防台风安全知识宣传,引导群众提高避险意识。针对居住在危房、瓦房中的群众,工作人员耐心劝导并协助转移至安全区域,同时重点关注低保户、五保户、孤儿等弱势群体,逐一排查住房安全,确保特殊群体防御措施落实到位。该镇还强化渔船管控,目前,该镇117艘渔船全部安全回港停靠,转移上岸186人。

  该镇围绕重点领域开展全方位、无死角排查。安排巡查队伍深入辖区地质灾害风险点,仔细检查告示牌、安全警示牌的设置与维护情况,确保预警标识清晰醒目;安排镇、村两级干部到辖区内3处漫水桥两端进行交通管制,并进行巡查值守,保证台风期间无人员和车辆涉水通行;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和巡查,严禁人员在水库周边游玩垂钓,同时排查坝体是否存在塌方隐患、低洼易涝点及自建房安全隐患,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为应对可能出现的险情,该镇提前配备充足抢险物资,包括救生衣、救生圈、防汛抢险包、水泵等。同时,要求各村、各工作组严格落实隐患排查工作,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一旦发现险情能及时组织处置并上报,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洋浦交通港航局:

  面对台风“剑鱼”来袭,洋浦交通港航局严格遵照省、市应急响应部署,迅速启动防御工作,并聚焦交通行业关键领域,细化举措、压实责任,有序推进各项防御台风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交通运行稳定。

  防台工作启动后,该局从四方面落实保障措施:一是全面部署,局负责人靠前指挥,第一时间召开会议调度,明确各科室职责与分工,重点抓好道路运输、港口企业、在建工地防风工作;二是排查治理隐患,针对不同应急响应级别落实防控措施,消除安全风险;三是加强值班值守,执行24小时领导值班制度,及时上报工作动态及突发情况;四是强化巡查监管,安排人员对交通基础设施、在建项目、漫水点位等进行巡查,督促各镇及业主单位落实应急措施。

  在建项目与公路领域是防台重点。8月23日,该局通过微信群通知13个在建项目落实防台要求,督促加强深基坑、围堰等关键部位管理,落实停工、加固等措施。目前,航道项目已停工,累计转移项目人员45人;11艘相关船舶进港抛锚避风,转移船员45人。公路方面,针对126处漫水点位,该局要求各镇按“县道市管、乡道镇管、村道村管”原则巡查防控,漫水时立即封控、设警戒并安排专人值守,工作人员同步下沉现场督促;同时巡查11条县道(共205公里)及38座桥梁,及时抢修损坏路段,保障主干路网通行通畅。

  ■儋州供电局:

  台风“剑鱼”来袭,8月24日,南方电网海南儋州供电局应时启动防风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全力做好防汛防风工作。

  自8月22日以来,儋州供电局利用台风到来前的窗口期,统筹推进树障清理工作,累计清理17条线路树障3251株。组织开展跨越林区、电杆基础、防风拉线、设备防内涝等隐患排查治理,累计发现拉线隐患6处,整改6处,发现导线脱落隐患2处,整改2处,完成7座开闭所及14座配电房内涝隐患排查。

  该局还组织开展对重要客户、易淹易涝小区配电房的防涝隐患专项排查,及靠近林区、种植园区的33条线路开展全面摸排。对全市公交车站、火车站、学校附近区域等重要区域的广告灯箱、路灯及各类涉电公共设施开展排查,累计发现安全隐患38项,已督促产权单位完成整改。

  该局还组建应急抢修队伍15支共562人,统筹安排各类抢修车辆204辆,确保台风过后第一时间投入抢修复电工作。成立12支便民服务队随时待命,做好停电期间为用户提供应急发电、诉求传递和处置等客户服务工作。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韦斌 牛伟 何秀玲 符武月 通讯员何浩彬 向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儋州12345热线搭建企业服务“连心桥”~~~
我市各镇各部门全力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儋州洋浦推出特殊群体养老认证“上门办”服务~~~
2025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落幕~~~
台风期间我市市场~~~
~~~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自贸港|聚焦
   第A04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5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6版:中国/世界新闻|综合
   第A07版:文化儋州
   第A08版:专页
全天候响应 全流程跟进
齐心协力战“剑鱼” 全力以赴保平安
认证“零跑腿” 待遇不中断
市环境监测站代表队获佳绩
“菜篮子”供应充足 价格保持平稳
“甜甜圈”助水产畅销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