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第九章 国际解救
1943年秋,日本侵略者为了应付太平洋战场上战事的困窘紧迫之局势,开始在海南大肆搜刮抢夺战略军需物资,尤其是对海南岛昌江县的石碌铁矿,开始了疯狂盗采与掠夺。詹汉行奉琼纵司令部命令,立即斩断日寇盗贼的魔爪,并解救一批在矿区被奴役的国际“劳工”。
一
日寇侵占海南岛以后,为达到“以战养战”的战略意图,专门将其进占海南岛第五舰队的一部分,扩大改编为“大日本帝国海南特种部队”,其目的就是“负责岛内的行政和岛内开发。”更强调“对石碌铁矿以及田独铁矿的开发事业”。于是日寇在昌感地区铁矿周围增加了兵力,成立了臭名昭著的“横四特”部队,并把入侵东南亚俘获的“反法西斯同盟国”战俘和逮捕的南洋诸岛的抗日分子,用军舰轮船押解到海南岛上,强迫他们从事开矿、运输、以及修建昌江石碌铁矿至八所港(现东方市)铁路等繁重劳役。闻名中外的富矿——石碌铁矿,就成了日寇垂涎欲滴取之不尽疯狂盗采的战略紧缺物资。
琼崖纵队总部命令儋州詹汉行所部,为了适应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新形势,打击嚣张至极的日寇掠夺行为,切断他们的铁矿运输线,解救外国“劳工”,即命:岛西詹部转移至昌感地区开展新的斗争,使其疯狂采掘铁矿以及运输的战略意图,遭受打击并使其完全陷入瘫痪!
报务队长陈水航觉得这次战斗任务很有意义。他说:“不是说还要解救一批外国劳工吗?这一仗能把他们解救出来,也是咱们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支援,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具有国际意义啊!”
陈月娥也说:“打一仗,对昌感当地群众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和发动,也让国内、国际上知道,在小小的海南岛上,也有一支让日寇闻风丧胆的抗日力量。”
詹汉行握着“伏波鞭”,俯身看着从日伪军手中刚刚缴获的昌感地区铁路沿线军用地图,指指离石碌铁矿局不远的一处高地说:“这里,就是日军最近修筑碉堡的一处最高的山包。”汉行召集大家过来一起查看地图,道,“这一带背靠霸王岭,都是丘陵台地。日军首先选择在最高点建筑碉堡工事,就是想控制住四周围的小山包,俯视整个昌江县城,并牢牢监控住山包下的这条铁矿运输通道。”
陈水航进一步补充道:“据昌感县委地下情报员给我们提供的情况,詹大队长指出的这个地方,就是昌江县的雅炮乡一个大一点的山岭。”水航熟练地用手指在地图上等量一下,道,“按照这张地图的比例尺度,这里应该距离石碌铁矿大约十公里左右。”
“好!”詹汉行用“伏波鞭”敲敲地图道,“离敌人铁矿局大据点不远也不近,对我们快打快撤也有利,——我们就在这里下手!”汉行站起来用力甩响“伏波鞭”,一一下达作战指令道,“一是就地打埋伏,全歼乘坐大卡车押送劳工的日本鬼子;二是解救国际劳工并迅速转移,三是炸毁两座护卫铁矿的碉堡基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