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儋州洋浦:海南首个千亿产业集群持续发力

完整的石化产业链条和政策优势吸引新企业不断涌入赛道

  台风“蝴蝶”将至。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希望尽可能规避台风给工期带来的影响。综合楼封顶、主体罐体完工、通过住建局质安站检查——山东联海投资1.9亿元建设的改性沥青项目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项目现场,园区已初具规模。

  项目负责人海南联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鲁阳穿着颇有些入乡随俗——身着大裤衩,脚踩人字拖的他站在工地外围,指着纵横交错的管道和邻近的石化功能园区对记者说:“公司总部考察过新疆、云南等多地,最终选择这里,看中的就是洋浦完整的石化产业链和政策优势。”

  产业航母

  海南首个千亿级制造业集群诞生

  在琼岛西北角的洋浦经济开发区,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内管线纵横交错,运输车辆川流不息。2024年,儋州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500亿元,石化新材料产业在其中居功至伟。

  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重量级项目的支撑:中石化920万吨炼油、160万吨PX、100万吨乙烯项目;逸盛石化460万吨PTA、380万吨PET产能;京博新材料200万吨高端沥青;海南巴陵17万吨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中石化聚酯6万吨PBST生物降解树脂等高端项目。

  在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厂区,机器日夜轰鸣。2023年2月,随着乙烯蒸汽裂解装置投料开车成功,该项目顺利打通全流程,实现了海南乙烯工业“零”的突破。此后,儋州洋浦石化产业链条实现华丽转身,逐步形成“油头—化身—新材料尾”完整产业链条,一个集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两百万吨芳烃炼化一体化产能的千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在海南基本成型。

  政策磁力

  自贸港优势引来金凤凰

  投资1.9亿元,预计年产值6至8亿元,纳税额1500万元左右的海南联海新材料改性沥青项目,在张鲁阳口中属于石化产业的“小项目”,但它的落地过程,却恰好生动诠释千亿产业集群背后对企业的强大吸引力。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中,“大型炼油、乙烯、芳烃、天然气化工生产装置生产的有机化工原料深加工”等143项被列入鼓励类产业,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2024年,洋浦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发挥自贸港“样板间”优势,以“三定”(定企业、定品种、定数量)方式落地原油、成品油免资质免配额政策,破解了原料短缺瓶颈。此外,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也正以其强大的“磁吸力”,吸引着“两头在外”的产业加速集聚。诸多政策优势的叠加,让该项目母公司山东联海对当地产生不错的第一印象。

  ▶下转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自贸港|聚集
   第A04版:儋洋一体立潮头 奋楫扬帆自贸港
   第A05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6版:中国/世界新闻|综合
   第A07版:健康儋州
   第A08版:专页
习近平就印度客机失事向印度总统穆尔穆、总理莫迪致慰问电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陈云文集》(修订本)出版发行
《海南省清凉城市规划技术导则(试行)》印发
儋州洋浦:海南首个千亿产业集群持续发力
儋州发布防汛防风Ⅱ级应急响应
学习先进经验做法 探索儋州政协工作新路径
加强巡查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