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儋州市参加海南省第六届运动会备战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明确项目责任分工和奖励办法,全面开启儋州备战省运会参赛工作。
本届省运会共设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两大类,其中竞技体育设有16个大项369小项,包括帆船、帆板、拳击、举重等;群众体育设传统类、趣味类、民族类三类共36项,其中传统类28项,趣味类3项,民族类5项。
为实现目标任务,我市成立儋州市备战工作领导小组,副市长王凌融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政府副秘书长罗智才任主任,市旅文局局长范学伟任副主任。《方案》明确细化了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旅文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
根据《方案》,儋州参加本届全运会的目标任务是在竞体项目(记牌项目)上力争金牌总数约70枚,奖牌排名争三拼二。
备受关注的是《方案》中的奖励办法,该奖励办法参考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海南省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实施办法》。代表儋州参加省运会的运动员和教练参加训练期间,营养费和误工费标准为:1.青少年运动员,每人每天补助营养费80元。2.成年运动员,每人每天补助营养费100元,每人每天补助误工费150元(财拨人员除外)。3.教练员每人每天补助100元。4.交流运动员享受和儋州运动员同等训练待遇。
在本届省运会中获得金牌,并在2018年第五届省运会闭幕至2022年第六届省运会开幕期间,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性比赛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及其带训主教练,按18000元/人标准奖励。比赛奖励经费由备战工作领导小组下属的竞赛组于省运会结束后一个月内复核、统计获奖情况,报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核准后,呈市政府审批,并按标准发放。运动员、教练员在比赛中违反赛会规定,受到组委会通报批评的,扣减奖金50%。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林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