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五、培训选举工作人员
(一)培训对象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时,由县级选举委员会负责培训各乡、城市街道办事处、大型厂矿、企业、高等学校等选举办事处、各选区工作组负责人和县选举办公室工作人员。然后,各选举办事处组织培训各选区的工作人员和各选民小组组长。此外,还要专门培训宣传员、登记员、联络员、监票员、计票员等。
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时,由乡级选举委员会负责培训乡选举办公室工作人员、各选区工作组成员和选民小组组长等。
(二)培训内容和要求
1、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换届选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学习中央有关换届选举工作的文件精神,深刻理解换届选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举措。
2、学习有关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有关换届选举的决定、文件,明确换届选举的总体安排、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
3、学习选举工作方案,明确选举的时间安排、方法步骤、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注意事项。
4、学习换届选举宣传提纲,明确宣传工作的任务、重点、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5、学习交流换届选举工作经验。
(三)培训的形式
1、以会代训。在召开动员会或工作会议时,增加学习与选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种文件内容,使与会者在参加会议的同时得到业务方面的培训。
2、分片培训。分片培训就是分别组织城镇单位、厂矿、学校、街道、农村等不同地方的人员进行培训。
(未完待续)
3、分段培训。就是根据每一个阶段选举工作的具体要求,专门进行培训。即在每一阶段工作开始前,组织选举工作人员重点学习该阶段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任务要求及注意事项等。这种培训形式优势是培训具有较强的及时性、针对性。如专门针对选民登记进行培训、
专门针对大会选举进行培训等。
4、现场培训。在选举工作开始后,针对在检查、指导中发现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现场进行培训。
六、选举动员与宣传
(一)宣传的组织、协调
1、党委宣传部门要组织安排好选举宣传。党委宣传部门要积极组织主流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制定详细的宣传报道计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换届选举的宣传工作,为换届选举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各乡、镇党委的宣传委员要协调联系,充分发挥当地的现
有条件,搞好宣传工作。
2、选举委员会组建宣传组负责宣传工作。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办公室应设立宣传组,人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人员可从党委的宣传部门抽调。宣传组主要负责拟定宣传工作计划;制作、管理、分发各种宣传材料;收集、统计、上报各种宣传数字和情况;检查指导各选区宣传发动工作;编写选举工作简报等。
区工作组应积极配合新闻单位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向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通报工作情况,主动提供报道的线索和材料,及时总结选举工作的典型经验,有针对性地撰写文章或报道,供新闻单位采用。
3、各新闻媒体要积极开展选举宣传。
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新闻宣传部门要主动寻找报道线索,深入基层,实地采访,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要把换届选举工作列入宣传报道计划,突出报道选举法的精神和内容,突出报道有关文件精神,报
道有关领导同志的讲话,发表评论文章,报道换届选举动态等。
(二)宣传的要求
1、分阶段、分步骤宣传。选举工作各个阶段、步骤的内容不同,因而宣传教育的内容、方式也要与之匹配。如准备阶段,应着重介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特色及制度优势,介绍选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意义。选民登记阶段则主要是围绕为什么要进行选民登记,怎样进行选民登记,流动人口怎样登记和参选,选区划分等进行宣传,使公民明确选民登记是搞好换届选举的前提条件,懂得选区的划分原则,明确什么人应该登记、什么人不需再登记、什么人不予登记,自觉地配合登记人员的工作,主动进行选民登记,自觉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
2、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选举宣传要因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要根据城与乡、乡与镇、乡与村、村与村、村与选区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如在投票选举阶段,在主会场、投票站、流动票箱以及外出人员较多的选区,应有针对性地宣传投
票选举的方式以及委托投票条件及人数限制等。
3、注重宣传的法律性、实效性。选举工作的法律性、程序性、政策性强,选举宣传工作必须注重实际操作性,要符合法律规定。如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一是要明确各政党、团体可以提出代表候选人,二是选民联名也可以提出代表候选人,三是各政党团体提名的候选人与选民依法联名提名的代表候选人法律地位平等,都应得到同等对待。四是宣传选民联名常见的一些问题,如选民联名是否可以跨小组、是否可以跨选区,联名提名必须符合的法定联名人数、提名人数限制等。同时,还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要积极向选民讲解党的主张,落实有关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统一,从而调动广大选民参选的政治热情。
3、宣传形式要具多样性、丰富性。遵循新闻宣传规律,丰富选举宣传的形式,要结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采取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到多形式、广渠道、全方位、有声势、重实效,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增强选民的民主法治观念,提高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自觉性。
(三)突出宣传重点,提高宣传效果由于换届选举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以应围绕换届选举各阶段的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
(四)坚持正确导向,严肃宣传纪律在宣传过程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弘扬主旋律贯穿于始终。宣传部门、网信办和人大办要密切关注有关换届选举的社会舆情,针对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对网上出现的干扰、破坏选举的有害信息,要及时处理,防止不当炒作。引导选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形成正面的引导声势和强大的舆论支持,确保人大换届选举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