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率先垂范
精准排查
“ 凡是脱贫攻坚政策以及相关业务知识不懂的,找李副镇长准没错!”谈起李汉学,扶贫工作队员曾敏彰竖起大拇指对记者说。
李汉学经常带领村“三委”与镇包点工作组干部进村入户,遍访贫困户,认真细致地调查摸底,可以说新州镇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大排查期间,为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开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力关于做好建档立卡大排查工作的要求,李汉学迅速对接,及时召开大排查工作动员会,与镇、村干部和工作队队员一道对全镇进行了一次档内档外贫困人口的全面调查摸底,共排查10025户50008人,其中档外人口排查8264户43419人,档内人口排查1049户5115人,保内排查712户1474人。新增纳入181户764人(其中一般户纳入68户,低保特困衔接纳入112户,返贫1户4人),错退14户74人,清退错评户380户1896人。突出了“精准”,为新州镇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保证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完成。
B
当好参谋
建言献策
扶贫,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据介绍,在2018 年 3 月海南省政府出台相关扶贫产业资金管理工作具体要求的文件之前,省政府及儋州市政府对镇政府使用扶贫产业资金的方式、扶贫工作模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2016 年之前,定位到贫困户个人的扶贫资金,大多以向贫困户发放畜禽养殖种苗等生产资料的方式帮助脱贫。因种苗类别、品种、品质、后续服务以及贫困户个人能力、饲养技术、饲养场地栏舍等多方面的原因,工作效果不甚理想。
如何“造血”让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通过实地走访查看,掌握了新州镇实际情况后,李汉学积极向镇党委、政府提出建议。“ 根据我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经验和对政策的了解,我积极与镇党委领导沟通,希望以扶贫产业资金托管的形式来发展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李汉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李汉学的的建议下,新州镇将产业扶贫资金托管给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营运,降低了贫困户单打独斗发展产业的风险。截至目前,合同履行情况良好,协助了镇政府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2019 年度,仅盛丰公司帮扶的新州镇贫困户为 1525 户7224 人,目前已全部实现脱贫。
C
“志”“智”双扶
激发内生动力
“扶贫必须“志”“智”双扶,“扶志”是思想基础,“扶智”是智力保障。扶贫不仅是要帮助贫困户脱贫,最重要的是要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这一直都是李汉学的扶贫理念。
为做好“志”“智”双扶,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在李汉学的带领下,新州镇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志"、扶“智"措施:开展“六治”(治懒散、治酗酒、治私彩、治浪费、治不孝、治脏乱)、“一转三帮”(转变思想观念, 帮带动脱贫、帮提升技能、帮上岗)专项活动及设置道德红黑榜等,使贫困户积极改变生活态度而非单纯依赖福利救助,深刻领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实干精神;主动联系市各艺术团到新州镇开展脱贫攻坚演出10场;在黄村、大屯两个深度贫困村举办2场脱贫典型先进事迹宣讲活动,利用身边人讲身边脱贫致富励志故事,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还联系外面的培训机构,举办种养技术、职业技能培训班,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知识,掌握一技之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据统计,新州镇共有贫困劳动力1994人,已实现就业1887人,2020年市里下达新州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为1691人,目前已经外出务工1887人,超过市里下达的任务数191人,自2018年至今累计为244名贫困户提供扶贫公益专岗。 (记者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