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影票“退改签”,为何就这么难?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电影“暑期档”,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到174亿元,创历史新高。然而,电影票“不退不改”“只改不退”等现象广泛存在,饱受消费者诟病。

  记者调查发现,不同售票渠道的“退改签”标准不一,“套路”重重。这背后,原因何在?电影票“退改签”全面放开能否实现?谁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多家在线购票平台,消费者要想退掉手里的一张小小电影票,可不是简单事。经过调查深入还发现了电影票“退改签”规定中更多的“套路”——有的购票平台将“退改签”列为会员权益中的“特权”,不同积分等级对应不同的“退改签”次数,每月最少1次,最多只有5次。

  业内人士透露,“退改签”基于影院所采用的售票系统,在电商平台上,有的影院同时开通了两项服务,有的影院只开通了其中一项服务,或都没开通。  

  业内人士也承认,不断完善“退改签”服务来提升用户体验,是大势所趋,用技术手段甄别正常退票和恶意退票并非完全不可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恶意退票等不当行为。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强调,为使观众清楚了解到自己所买电影票的“退改签”规定,保障观众权益,不管是影城还是第三方电影售票平台都应履行告知义务。

  “对于影院,应在醒目位置公示购票‘退改签’须知,保证观众在进入影城柜台购票时,提前了解到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第三方售票平台、影院网站或自有客户端都应该在观众购票付款前弹出‘退改签’规定协议,确定观众在了解规定后再支付票款。”协会负责人说,各方应用合乎市场规律且更加规范的手段,向观众提供“退改签”服务,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新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未雨绸缪 防抗“山竹
   第A03版:儋州新闻|要闻
   第A04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那大镇
   第A05版:聚焦儋州现代特色农业
   第A06版:中国/世界新闻|综合
   第A07版:儋州故事/历史
   第A08版:文体新闻|综合
吴阿顺获第三冠
山东鲁能2:1广州富力结束三连败
中国队“开门红”
郑思维/黄雅琼夺混双冠军
张帅女双夺冠
中国队无缘晋级
现实主义创作不能脱离现实根基
中国话剧《兰陵王》亮相
奥沙利文卫冕
电影票“退改签”,为何就这么难?
查收视率造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职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