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已于9月16日下午登陆广东,在台风没有完全褪去之前,我们还要一如既往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防止台风回旋,又要全力做好应对工作,尽最大努力为群众筑起安全“防风墙”。据市气象部门预报,“山竹”登陆后其外围环流还将影响儋州,给儋州带来明显风雨天气,未雨绸缪,做好部署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责无旁贷。虽然“山竹”对儋州未造成太大影响,儋州防范台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值得点赞。
本报讯 (记者李秋欢)9月16日21时,记者从市气象部门了解到,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强台风级)已于16日17时前后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预计"山竹"将以每小时3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市气象局提醒,“山竹”登陆后还将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其外围环流还将影响儋州,给儋州带来明显风雨天气,有关部门仍需继续做好防御工作。
为做好此次防范工作,我市从以下十个方面部署防汛防风工作:
一、做好渔船回港避风工作。市海洋局与渔业局和沿海各镇要进一步加强港口和“三无”渔船管理,严禁渔船赶风头追风尾出海,并继续检查督促渔民全部上岸。务必在台风影响前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渔民全部撤离上岸。
二、做好危险区域人员安全转移和安置工作。我市前期降雨较多,土壤含水量大,发生河流山洪和地质灾害的风险明显加大。各部门要深入排查山洪和地质灾害隐患,安排人员值守,科学辨识安全隐患,设置警戒标示或进行交通管制,及时发现山洪和地质灾害征兆。各镇和市包点干部要立即做好沿江河低洼地区、山洪灾害易发区、渔船、渔排养殖场、危房、建筑工地及简易工棚等危险区域人员安全转移和安置工作,特别是落实好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转移避险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并随时将转移人数和安置场所报市三防办。
三、做好漫水桥和漫水路的管控。公路、交通、公安交警及相关镇要做好漫水桥和漫水路的立警示牌、拉警示线工作,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同时,通过广播、微信、短信等方式宣传或温馨提示民众出行时注意,确保行人和车辆安全。
四、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各水库管理单位、水库防汛责任人及管护人到水库检查排查和值守,特别是对水库、大坝、溢洪道、放水涵、排水闸等重点部位的检查排查。对高水位水库进行科学调度,提前预泄,降低水位纳洪。放水或预泄期间,要实时掌握水库上下游情况,密切监测水库大坝运行状况,保证水库安全度汛,确保下游防洪安全。
五、旅游部门要做好旅游景点和游客防风安全工作。旅游部门要及时进行防风检查排查工作,必要时关闭景区景点,确保游客安全。
六、做好城市防风工作。要排查各类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临时围墙、深基坑、简易工棚等;对临时建筑物、建筑设备、脚手架、广告牌等进行全面加固。对城市12个低洼易涝部位做好排洪排涝管道清淤疏导,必要时并安排人员值守和设置安全标志;做好道路树木修剪和台风影响期间各类垃圾的清运准备工作。
七、做好应急抢险队伍和物资准备工作。各单位要做好组建好各自的应急抢险队伍和救灾物资准备工作,对抢险和救灾物资进行检查,特别是对抢险冲锋舟进行调试,冲锋舟驾驶员要在岗在位,确保队伍和物资到位。
八、强化信息发布。通过短信、微信、广播、电视包括媒体等发布台风信息,加强防汛防风信息宣传,提高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九、做好通讯和供电绕路维护工作。通讯和供电部门要做好通讯和供电线路的检查排查工作,做好线路防风维护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主要部门不断电,通讯畅通。出现中断时,以最短的时间抢修完,确保防汛防风通讯和供电保障。
十、要落实好防风值班值守工作,及时部署并做好防风抗汛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