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石化新材料产业,非常注重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协同。张鲁阳特别提到:“一些合作单位在本地有分公司,他们探索落地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实际上,类似联海石化提到的这种产业链协同已成为洋浦石化产业的常态。海南炼化、汉地阳光、汇智石化等构建了炼油产业链;海南炼化、逸盛石化等构建了芳烃产业链;海南炼化、巴南石化等构建了乙烯产业链。
在政策和产业背景之外,国内外重大经济形势更是公司投资建厂必须考虑的一环,在国内大基建项目相较前些年有所缩减的背景下,国外基建市场显然机遇更多,而洋浦港作为海南首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航运枢纽,为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进出口条件。
向绿图强
石化产业打破高污染魔咒
传统观念中,石化产业往往与高污染、高能耗联系在一起,但洋浦却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2021年,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区内新建项目执行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值;同时改造污水管网,实现污水集中统一处理,年处理量提升27%。
在洋浦,任何项目在设计之初,环保就必须被前置考量。成品油码头泊位不为邻近的红树林留足空间;海南炼化还开展增殖放流,分两次向海中投放黑鲷鱼、金鲳鱼等海洋生物3100万尾,补偿渔业资源。数据印证了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成效:自2006年以来,洋浦石化新材料产业园产值增长5倍,但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了30%。目前,海南炼化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均已实现超低排放。
站在改性沥青项目厂区,张鲁阳遥望远处的码头:“港口优势让我们的产品既能覆盖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又能便捷出口东南亚市场。”投资1.9亿元的“小项目”背后,是儋州洋浦石化新材料产业集群年产值超千亿的庞大体系支撑。从海南炼化的炼化一体化装置,到逸盛石化的瓶级聚酯切片生产线,再到东方雨虹的绿色建材产业园,洋浦已形成从原油加工到高端新材料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当被问及对洋浦的印象时,张鲁阳回答:“招商人员的诚意和工作效率令人印象深刻,加上自贸港政策优势和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让我们确信这里是最佳选择。”在儋洋经济圈这片热土上,政企合力打造的千亿级石化新材料产业集群,正成为海南自贸港实体经济最强劲的引擎。 (据南海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