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儋州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试验田”变“新高地”:

自贸港核心政策加速落地

  近年来,儋州坚持以开放促改革,锚定2025年底前如期实现封关运作目标,扎实推进封关项目建设、制度设计,有序开展重点领域压力测试,加快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实施。

  A

  扩容扩围 迭代升级

  近期,来自印尼的考察团到儋州考察,在洋浦保税港区,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曹又华,正在向考察团介绍企业的生产、进出口贸易以及加工增值政策的企业运行情况。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全国首单享受加工增值30%免进口关税政策的试点企业,得益于这一政策,《总体方案》发布至今,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获得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曹又华介绍说:“我们企业2021年投产至今,累计享受加工增值减免关税接近3亿元人民币,可以说这条政策切实有效地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竞争力。”

  在加工增值、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等多项核心政策叠加效应下,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项目得到快速发展,2024年,企业产值达到59.5亿元。2025年底前,海南将全力以赴实现封关运作。在此背景下,企业也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计划2025年产值冲刺80亿元,在乘风海南自贸港的同时,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曹又华说:“因为海南自贸港的终极目标是五个自由一个便利,今年又将迎来自贸港的封关,这其实就意味着海南自贸港将进一步地开放跟自由。对于我们这类典型的一头在外或者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来说,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努力,用更大的产值来回报自贸港,为自贸港建设助力。”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作为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之一,2021年7月率先在洋浦保税港区落地实施,后逐步扩大至海南岛内的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13个重点园区。

  2024年11月,位于儋州工业园王五片区的海南欧亿家食品有限公司,22吨加工完成的熟制猪肉制品顺利通关内销,涉及货值79.1万元,免征关税约4万元,这是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在“三不限”原则下,落地的首票业务。

  在海南欧亿家食品有限公司零下十八度的储藏冷库,该公司总经理王洪彬和工作人员正对一批采购自加拿大等国的生产原料进行盘点,并作出详细的生产安排。根据“三不限”原则,推进“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试点扩区,并将试点扩区范围扩大到全岛符合条件的企业,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前压力测试的一项重要工作。海南欧亿家“首票”业务落地至今,加工增值政策在“三不限”原则下不断释放红利。

  王洪彬对记者说:“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最具含金量的核心政策之一,也是吸引我们投资海南的重要条件。非常荣幸获批成为海南首家‘三不限’试点企业,在开展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流程测试期间,累计完成5票,货值328万元,节省关税19万元,让我们及时地享受到了自贸港政策红利,为全省范围内适用‘三不限’政策提供了实践经验。”

  政策红利变成了发展动力。政策扩围、红利扩散,如今,王洪彬干劲十足,企业计划年生产进口猪、牛、羊冷冻肉品6万吨至8万吨,打造行业领先的进口肉类冷链加工基地。

  在该项核心政策的推动下,企业活力不断激发,借助税收优惠、贸易便利等政策红利,海南欧亿家将抢抓发展机遇,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洪彬表示:“我们将继续用好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积极与海关等相关部门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动态和申报流程,准确进行加工增值的核算和申报。按照‘二线口岸’监管要求,做好货物进出口管理,抢占发展先机,扩大进口与产业升级。”

  随着政策不断优化,申请试点的企业踊跃,2024年,全省新增67家加工增值试点企业。截至2025年4月底,全省加工增值试点企业增至112家。由“1”到“112”的突破,正是海南自贸港加快推进核心政策落地见效的缩影。

  5月1日,“简化机电产品进口许可管理”政策扩区首单在洋浦经济开发区落地。5月8日,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顺利完成首单进口香化品集装箱业务。一个个“首票”“首单”“首笔”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断擂响自贸港前进的鼓点。再扩容、再加码、再升级,更多政策红利,正在海南自贸港加速释放。

  B

  产业汇聚 能级提升

  “零关税”是海南自贸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设计。受益于这一优惠政策,儋州洋浦对市场主体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市场主体参与对外贸易的热情持续释放。在海南海岛燕屋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仔细剔除燕窝中的杂质,为产品生产做准备。

  该公司年产2500吨高端滋补预制菜加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优质燕窝原材料引入了国内,在“零关税”等自贸港政策的加持下,公司密切了与东南亚的经贸合作往来,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海南海岛燕屋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法泽说:“通过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零关税、双十五税收等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近日,来自东南亚、非洲的进口烟片、合成胶等多个橡胶品类陆续进驻洋浦国际智慧供应链中心,标志着洋浦成为全国首个天然橡胶集散站,其中2.46万平方米的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期交仓,是海南目前唯一具备天然橡胶期货交割资质的仓库,也是省内单体面积最大的高标准仓库,可为全球橡胶贸易提供仓储保障。

  海南港航物流有限公司橡胶业务运维主管傅朝华介绍说:“2025年1月底开始运作,首单橡胶进口入库,充分发挥航运、港口、物流三位一体资源优势,构建高效便捷的橡胶物流通道,助力客户降低物流成本。”

  2018年4月以来,进口原辅料、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产设备三项“零关税”政策的实施和扩容,大幅降低企业的进口成本,促进相关商品进口快速增长。海南累计进口3张“零关税”清单货物224.1亿元,免税42.8亿元,享惠企业超500家。

  除推动“一揽子”政策措施扩区扩围外,儋州还常态化实施“全岛一港”国际船舶注册机制等多项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创新举措,并揭牌成立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洋浦港航运通达度持续提升。

  今年2月,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与中国船级社海南分社正式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携手打造“中国洋浦港”国际航运新标杆。今年3月,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发布《关于优化“中国洋浦港”籍船舶服务举措的通告》,推出十大政务服务举措,推动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局长蔡映红对记者说:“加强对外的交往合作,努力提升中国洋浦港和中国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实力,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儋州洋浦积极拓展航线网络,加密内外贸航线,中东航线由月班加密至双周班,新开通洋浦至菲律宾马尼拉和印尼雅加达直航航线,加强与国内外港口合作,进一步增强了港口竞争力。今年一季度,洋浦港口货物吞吐量已完成1780.46万吨,同比增加20.28%;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61万标箱,同比增加7.12% 。

  洋浦交通运输和港航局港航物流科负责人周昌懋:“截至目前,洋浦港累计开通53条内外贸航线,其中内贸航线24条,外贸航线29条。洋浦港朋友圈持续扩大,港口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航运要素不断集聚。”

  截至目前,“中国洋浦港”籍登记在册国际船舶达54艘,总运力超过564万载重吨,海南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稳居全国第二。

  从“先行先试”到“多点开花”,从一块“试验田”到一片“新高地”,再到扩容扩围、滚动升级,儋州扎实推动“加工增值免关税”“‘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国际中转集拼”“先入企,后检测”等一批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见效,助力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为主框架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构建,海南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

  (据海南公共频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暨自贸港先锋行动部署会提出~~~
儋州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试验田”变“新高地”:~~~
儋州市浙商经贸联合会启动大会举行~~~
儋州启动无偿献血“三强化三提升”行动~~~
东成镇百香果果园:~~~
全国首批“青年非遗视频创作哺育行动”哺育名录公布~~~
儋州市纪委监委:~~~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自贸港|聚集
   第A04版:儋洋一体立潮头 奋楫扬帆自贸港
   第A05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6版:中国/世界新闻|综合
   第A07版:文化儋州
   第A08版:专页
高质量党建引领 奋力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
自贸港核心政策加速落地
深化两地经贸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全力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果园飘香采摘忙 “甜蜜经济”促增收
儋州调声一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入选
分层分类打好警示教育“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