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2版

  一是深耕新运能。在海运方面,加快客滚船更新换代,推动建造2艘小车专用型船舶、2艘货车兼顾型船舶;全力支持港口扩容工程,重点推进新海港航道的拓宽、双向通航工程,协调推动粤海铁南港、北港的新建3万吨客滚泊位,力争将每日铁路轮渡航班数从16对提升到24对;计划在高峰期增设新能源车专班,并在安全生产论证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运输方式,开辟新能源车的新航线。在航空方面,加快推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期项目建设,积极协调主要航空公司增加运力和改用宽体机。二是拓展新航线。争取明年春运前,在海南的秀英港、马村港、八所港,与广东的湛江港、广西的防城港等港口之间,实行一到两条客滚运输航线,形成多通道疏运的结构。三是细化颗粒度。健全信息发布和响应机制,实现点对点精准信息推送,科学“削峰填谷”;强化路面管控,加强全线通行引导,确保港区交通和城市通行“双畅通”;优化进出港的动线规划,提升港区内的通行效能,动态增加临时停车场;完善预案、提升能力,前瞻性做好车辆高峰叠加极端天气的应急疏运准备。

  关键词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中国日报》记者:海南如何突出“特色”“高效”,高质量发展热带农业?

  何琼妹:“特色”和“高效”是海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和根本路径。我向大家介绍海南农业的三大优势——

  第一,南繁种业。经过近70年发展,南繁硅谷基本成型。在基础建设方面,划定了26.8万亩保护区,建设了5.3万亩核心区,高标准农田全面建成,5000亩生物育种专区投入使用;在制度创新方面,促进海南种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出台,南繁登记办法实施,知识产权特区审判庭、农业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已正式运行;在科技创新方面,南繁公共实验服务平台、重大种业科研平台都已投入使用,创新链、产业链加速融合,种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不久前,国家五部委还联合印发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南繁硅谷再次迎来了高光时刻。

  第二,对外开放。我们致力于加强与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交流合作,去年成功承办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累计培训来自9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学员,正在建设“中国(海南)—柬埔寨热带生态农业合作示范区”等农业产业示范园;还将借助自贸港政策优势、区位优势,把海南打造成为全球热带农业中心、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第三,新奇特果蔬培育推广。目前,我们不断加大榴莲、燕窝果、手指柠檬等新奇特果蔬的新品种培育和商业化推广力度,力争使海南成为热带优异果蔬的品种首引地、首种地,为海南农民增收扩宽渠道的同时不断丰富全国人民的“菜篮子”“果盘子”。

  关键词 | 释放优惠政策红利

  《经济日报》记者:海南自由贸易港优惠政策落地实施的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释放优惠政策红利?

  蔡强:我们的优惠政策主要围绕“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三方面设计,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第一个关键词是扩容,海南的优惠政策是一个由市场主体驱动而动态变化的过程,自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零关税”政策随着企业新诉求不断调整,到去年底已实现新一轮迭代升级。第二个关键词是优化。离岛免税购物在每年每人提高至10万元额度、免税商品种类扩大至45类新政的基础上,新增实施即购即提、担保即提。第三个关键词是精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15%优惠税率非常受企业和投资者关注。为保证其合规性和有效性,我们不断优化调整这两条政策,使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享受。

  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优化产业结构。自贸港财税政策有着非常强的目的性和导向性,引导市场主体和市场要素加速向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去年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六成。二是做大经济流量。2023年新注册有纳税记录的市场主体将近23万户,是2019年的2.1倍。其中外资企业是2019年的2.7倍。三是改善民生福祉。在这些优惠政策的推动下,海南老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接下来我们将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逐步推出新的财税制度设计安排,最终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自贸港税制体系。

  关键词 |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中国新闻社记者:海南应如何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标志性旅游产品,推动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吕妍:打造标志性旅游产品,推动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文旅融合是重要抓手,做足特色是必然要求。

  先说文旅融合,海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将文化与自然资源相结合,不断打造标志性旅游产品。举个例子,我所工作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能够同时享受热带雨林和天然温泉的旅游胜地。我们牢牢把握这一资源优势,打造热带雨林温泉康养度假区和黎苗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体验地。

  做足特色的关键是因地制宜。还是以保亭为例,保亭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8200个以上,森林覆盖率高达84.89%,是发展气候康养旅游产业的绝佳之地,已经建成一批康养旅游项目,为大家提供医养融合、康复疗养、休闲度假一体化的健康疗养度假服务。

  我还想和大家分享我们的乡村旅游。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下乡度假,那么保亭绝对是不错的选择。如今村民们建起了民宿、搞起了农家乐、开办了采摘园。如果大家还想体验极限运动,海南还有溯溪、登山、攀岩、山地自行车和雨林穿越等山地户外运动体育旅游新业态。

  这些地方怎么去?跟随着“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和“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就对了!在旅游公路上,海南通过打造驿站,让游客快进慢出,可以满足大家对诗和远方的所有想象。

  文旅融合特色鲜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我们诚挚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到海南旅游度假。

  关键词 | 乡村振兴

  《光明日报》记者:请问水满乡现在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方面情况如何?有些什么样的经验跟我们分享一下?下一步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有什么样的计划和安排?

  林豪:这几年我们紧紧围绕“好”字铆足干劲,乡里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个“好”是打好“生态牌”。水满乡位于五指山脚下,地理位置相对较为偏远,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过去,连当地老百姓都自嘲这个地方“穷得只剩下山和水”。而现在,这些山山水水成了我们发展最大的本钱和核心竞争力。这中间最根本的原因,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让我们干部和老百姓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大家更加坚定了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决心和擦亮生态“金字招牌”的信心。

  第二个“好”是选好产业,走对路子。我们选的第一条产业路子,就是发展茶产业。我们抓住机遇鼓励农户继续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去年,全乡茶叶种植面积和销量都实现了“双”增长。

  第三个“好”是画好民族文化“同心圆”。水满乡是黎族苗族聚居地,民族风情浓郁。黎锦苗绣、民族歌舞、古法制茶、山兰米酒等,都是我们独特的非遗技艺和民族文化资源。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上下功夫,以“茶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打造生态游、乡村游、民俗游等一系列绿色旅游品牌,让更多的人选择乡村、爱上乡村、共同建设乡村。这就是我想说的第四个“好”——乡村发展和老百姓的日子都越来越好。

  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欢迎大家常来五指山、常来水满乡做客。

  关键词 | 种业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能否介绍一下海南在搭建种业科研体系建设方面的情况,以及未来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种业发展?

  陈凡:2018年,海南开始建设崖州湾科技城,打造种子精准设计创新平台。围绕南繁工作,科研院所、高校、种子企业在崖州湾科技城集聚,吸引高端人才聚集。南繁科技工作者开始有了自己的“巢”,也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新战场。只有突破种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培育重大新品种,这样才有可能大幅增加产量和品质,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业科技的自立自强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竞争适度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才可能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塑造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势能。

  在未来,我们希望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双高地,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产业创新生态的“两链一生态”,建立带有自由贸易港标识的、开放的、国际范的科技园区,打造多层次人才队伍。

  同时,我们也在建立相应的种业CRO模式,做好在全产业链上每一个链点的支撑和服务,推进南繁事业与产业之间的高质量发展,打造服务全国的国际化“南繁硅谷”。

  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创新需求,我们希望实现“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大数据技术”的生物育种技术迭代。同时提升种业创新支撑能力,实现科技创新赋能种业高质量发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让南繁硅谷不再是“候鸟”的巢,而是成为种业创新的策源地。

  关键词 | 世界咖啡海南造

  三沙卫视记者:咖啡产业是海南自贸港的一张靓丽名片,作为咖啡企业在海南的代表,请您谈一下在自贸港建设过程中,企业享受到了哪些政策福利和服务?

  黄海文:海南是国内最早种植和加工咖啡的地区之一,海南咖啡已有100多年历史。2023年,全省咖啡加工产能达到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近60亿元。我所在的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海南省万宁市,这里目前咖啡种植面积约占全省的1/3,并且全海南的咖啡豆70%以上都由万宁加工,可以说万宁是海南咖啡种植、加工、商贸流通的重要地区。

  在自贸港政策的影响下,这几年,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海南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尤其是方便企业入驻、简化经营许可办证事项等流程,让我们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如今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取得了“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荣誉称号和海口海关颁发的“高级认证企业证书”。

  未来,我们将在政府的支持下,紧紧围绕整个咖啡产业链谋篇布局,继续推动海南国际咖啡贸易和加工专业市场建设,探索打造集咖啡贸易、研学、品鉴、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咖啡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咖啡产业农文旅融合,推动形成产业联动效应,让海南咖啡实现“原料买全球”“产品卖全球”,让世界咖啡在这里进入中国,让带着海南印记的咖啡从这里香飘世界。   (据海南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住琼全国政协委员刘艳玲:~~~
住琼全国政协委员李国红:~~~
67家境内外媒体152名记者聚焦海南——~~~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全国两会|聚焦
   第A03版:全国两会|聚焦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儋州新闻|综合
   第A06版:中国/世界新闻|综合
   第A07版:健康儋州
   第A08版:专页
三个关键词看海南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
支持海南打造 碳达峰碳中和样板区
深化改革汇聚 优质要素资源
开放的海南自贸港吸引世界关注